万历皇帝是怎样疯狂敛财的?

在中国古代 , 很多皇帝都很贪财 , 无疑就是最大的贪官 。明朝也有这样的几位皇帝 , 其中万历帝就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
有资料显示 , 明朝万历皇帝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对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 , 就好像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帝王极为热衷黄金一样 。说到底 , 不过是贪财敛财的一种表象罢了 。
虽然万历帝没有认真推行老师张居正所制定的一条鞭法 , 但他对白银的热爱却一天胜过一天 。这位皇帝想尽一切办法要把白银收归国库 。
故而 , 为了敛财 , 万历皇帝想出了一个“奇招” , 就是让地方官吏定期向他进贡 , 还把进贡钱财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 。有了这样一个爱钱的皇帝 , 朝廷各级官员的敛财之风可谓上行下效 。不仅如此 , 万历皇帝还豢养了许多官宦到各地去横征暴敛 , 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 。
一般说爱财贪财的人 , 都比较吝啬 , 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就是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我想 , 万历帝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 , 是基于他在小的时候 , 张居正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 , 常常是衣服旧了也不许更换 。张居正认为 , 贤明的君主要厉行节俭 , 不能把珠玉之类的奢侈品看得太重 。甚至逢年过节时 , 小皇帝给太监宫女们的赏赐都很寒酸 。可惜 , 严厉的教育并没有使得小皇帝养成良好习惯 , 反而暗生不满 。于是 , 张居正刚刚去世 , 万历帝就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 。尤其是当他从张居正家中抄出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时 , 他顿觉老师言行不一 , 旧日的信念彻底崩溃 , 令他对钱财的爱好变得更不一般了 。
万历帝
万历皇帝在20岁时 , 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 , 后来因为和大臣们的矛盾而罢朝 , 从此把朝政丢给大太监刘瑾 , 几十年不上朝 , 致使很多大臣一辈子也不知道皇帝长的是什么模样 。
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既然没有了上朝的负担 , 干脆自顾自地沉浸在“发财”的白日梦中 。他把后宫的许多宫殿“装修”成店铺的式样 , 然后命人从宫外买些商品回来 , 摆放在其中 , 自己则堂而皇之地坐在椅子上 , 以“掌柜的”身份自居 , 命令太监召唤大臣进宫购物 , 商品价格则由自己定 , 既不准还价 , 也不准不买 。这样的“模拟市场”令皇帝乐此不疲 。
因为热爱银子 , 便想方设法多敛财 。就这样 , 万历皇帝瞄准了采矿业 。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 , 明朝在银禁、海禁之外 , 新增加了另一禁----矿禁 。过去 , 民间是私自开采银矿的 。而到了万历时期 , 虽然允许个人开矿 , 但要交很高的“矿税” 。
好容易找到了新的敛财之道 , 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每遇有奏报开矿的 , 皇帝就派宦官前往监督 。这些公公们只顾奉旨搜刮金银 , 有矿无矿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 。见到矿主的良田美宅 , 就虚报地下有银数量 , 借此敲诈一番 。到后来 , 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开矿 , 却也强行把“应得收入”分摊到百姓身上 , 号称是“包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