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为何是古代武将最高荣耀?来源于哪里?

封狼居胥来历
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几十万雄兵,分两路横渡大漠追歼匈奴 。
霍去病少年英发,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 。一场鏖战,霍去病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一直追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 。
到此山下,强敌远遁,放眼四顾,悲风扬沙 。
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 。
从此,中国的成语里就有了一条“封狼居胥”的成语,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其中连连用典,既有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为何是古代武将最高荣耀?来源于哪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这次战役后,还有一个关于霍去病的传说流传了下来,霍去病河西立下大功,汉武帝特派使臣载了美酒到前线去慰问他 。霍去病对使臣说:“谢谢皇上的奖赏 。但重创匈奴不是我一人的功劳,功劳归于全体将士 。”
于是,命令将御赐美酒抬出犒劳部下 。但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中,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这就是“酒泉”的来历 。
不管这是传说还是史实,千年之后我们读到这个故事,还是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一位英勇却浪漫的少年将军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 。
直插漠北,捣毁王廷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辎重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 。霍去病贯彻武帝的北逐匈奴方针可谓彻底 。
汉武一朝,经此战之后,兵威之盛,一时无敌 。至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 。这个马背上的强悍民族终于在强大的西汉王朝的倾力打击下,在霍去病等不世名将的铁血征伐下引马而去,不窥阴山 。
巅峰之作,盛世称雄
河西战役结束后,霍去病又被汉武帝封赏,划定1700户增封骠骑将军 。这位少年将军只休息了一年多,又一场战役在等待着他,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漠北战役” 。公元前120年,转移漠北的匈奴又派骑兵数万人攻入右北平、定襄,杀掠吏民数千,并企图引诱汉军北进,予以歼灭 。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 。为了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4万多私人马匹,步兵10余万负责运输粮草辎重 。
关于这个漠北之战自古以来评说纷纭,原因是这里面发生的故事颇多 。稍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本来是以霍军决战单于的,却出了情报错误,致使精心安排的对局变成了阴错阳差,卫青对上了单于,霍去病却只好拿相对较弱的左贤王部出气 。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说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
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穿越大漠,北进转战2000余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转而攻击匈奴左贤王战略集团,与匈奴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在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 。“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经过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敌7万余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左贤王战败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