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班婕妤被惨害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

导读:班婕妤(前48?——前6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 。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 。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 。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 。
【揭秘:班婕妤被惨害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 。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 。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 。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可亦友的地位 。
团扇出现在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是当时妃嫔仕女的饰品 。然而在历代,团扇已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如唐代王建的词:“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至于团扇怎么与凄楚悲凉的人生境况有了关联,这一切还须从汉代的班婕妤说起 。
汉成帝刘骜即位时年方弱冠,正是戒色时候,偏偏成帝生性好色,在东宫时已整日猎艳图欢 。皇后许氏方在盛年,色艺俱优,因此很受宠幸 。成帝即位十余年,许后已年近三十,花容渐渐瘦损,云鬓也渐渐稀落,成帝素性好色,见她已经渐成黄脸婆子,自然生厌 。许后色衰爱弛,这时成帝正宠爱班婕妤 。
班婕妤是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生得聪明伶俐,秀色可餐,少有才学,工于诗赋 。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 。她不争宠,不干预政事,谨守礼教,行事端正 。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在一起 。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成帝内心的积郁 。班婕妤又擅长音律,使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了知音的地位 。不过,庄重自持、拘泥于礼法,时间久了也埋下了成帝对她渐渐失去热情的隐患 。
汉朝制度很严格,皇帝乘坐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而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决不能与皇帝相同 。一次,成帝想要去后廷游逛,欲与班婕妤同辇,她推让说:“妾观古时的图画,圣帝贤王,出行都有名臣在侧,没听说与妇女同游,传至三代末主,方有嬖妾 。今陛下欲与妾同车,几与三代末主相似,妾不敢奉命!”成帝听后很高兴,认为班婕妤颇为贤慧 。王太后听到班婕妤的话,十分高兴,她极口称赞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时楚庄王的夫人,庄王喜狩猎,樊姬担心他疏于政事,便不食禽兽之肉,庄王有感而止 。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数月后夭折 。从此,她虽然承宠很长时间,却再也没有生育 。
汉鸿嘉三年,成帝微服巡行,游至阳阿公主府中 。见到一个歌女,长得倾国倾城,无限娇羞,面带一种若即若离的情状,令人不觉怦然心动 。就是许后、班、张两婕妤,在她们最妙龄的时代,也难比拟一二 。成帝便向公主讨要此女 。这个女子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赵飞燕 。体轻如燕、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得宠,骄妒恣肆,贵倾后宫 。后来赵飞燕又引进妹妹赵合德,两姊妹轮流侍寝,连夕承欢,此外后宫粉黛,俱不值成帝一顾,只好自悲命薄,暗地伤心 。
成帝自得了赵飞燕之后,与之行坐不离,即平日最心爱的那位班婕妤,也渐渐冷淡下去 。皇后许氏,当然更不用提了 。许皇后有一位胞姊,名叫许谒 。她与许后既为姊妹,自然常常入宫 。这天她又进宫,只见许后一个人在那儿垂泪,许谒便询问妹妹何故伤心 。许后边拭泪边诉说心中的苦楚 。原来近日成帝宠幸赵飞燕,连皇后的内宫都不踏进半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