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这几天一个新闻引爆朋友圈,说2262年会闰正月,将出现两个春节,所以大家好好活!
农历当中有闰月大家是知道的,比如某某农历生日,就会出现在一年中“过两次生日”的情况,那么关于闰年和闰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2262年会出现闰正月呢?就让艾伯菌来给大家细说一番 。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文章插图
历法是根据天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主要的参考对象有太阳和月亮,如果根据太阳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就叫做阳历,如果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就叫做阴历 。
我们平常使用公历就是阳历而我们使用的农历既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而是叫做阴阳历,听名字有点阴阳怪气的;其实不然,阴阳历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所有优点,是最先进的历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复杂难记!
在谈论历法前,我们需要先制定时间标准,把地球上一个昼夜周期定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为24小时;昼夜周期是存在误差的,现在国际上采用更精确的原子钟来定义时间 。
阳历
阳历也叫做太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365.2422天,于是公历中一年定义为365年 。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文章插图
规则一:四年一闰
为了补偿每年多出来的那0.2422天,于是每四年增加一天,这一年就有366天,称作闰年 。
规则二:百年不闰、四百年再润
但是我们计算0.2422*4=0.9688天,我们补偿一天的话实际上是补偿多了的,为了减去每四年多出来的1-0.9688=0.0312天,在加上一条百年不闰、四百年再润 。
加上规则二后,历法误差变为每四百年多出0.0312*100-3=0.12天,这精度已经足够很长一段时间使用了,要消除这0.12天误差,就需要在更长的周期内加上额外的规则,反正接下来数千年内都用不上 。
对于公历,闰年多出来的一天,都是加到2月份,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也是相当方便记忆的 。
阴历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文章插图
月球绕着地球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2天;但是地球又绕着太阳转,导致月相变化周期会滞后于月球自转周期,滞后时间θ≈2.21天,可以根据下图求出来: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文章插图
那么月相变化周期就是27.32+2.21=29.53天,阴历反应的就是月相的变化,所以农历中小月29天,大月30天,就是用来平摊这个月相周期的 。
阴阳历
阴历有个非常大的缺点,阴历一年有29.5*12=354天,足足比地球公转周期少了11天还多;如果一直采用阴历的历法,要不了几年,阴历中的四季变化就全乱了,于是中国古人发明了农历 。
农历兼具阳历和阴历的优点,可以反映四季变化,也可以反映月相变化,因为阴历一年比阳历少了差不多11天,所以需要一段时间后在农历中增加一个阴历月 。
闰年是什么意思?闰年是怎么算的

文章插图
在清朝以前,农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也就是每十九年中,有七年出现闰月,因为阴历每年少11天,19年就少209天,209天正好可以分配在7个阴历月中(7*29=203
阴历月存在高阶小数,所以时间长了后十九年七闰月法也会出现较大误差;在明朝崇祯时期,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来带中国,把西方更准确的公历入进来,在汤若望、徐启光等人的工作下,农历闰月方法改为“无中气月置闰法”,一直沿用至今,农历的准确性也大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