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奢侈品鼻烟由来:晴雯吸鼻烟治感冒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写道:次日 , 王太医又来诊视晴雯 , 另加减汤剂 。虽然稍减了烧 , 仍是头疼 。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 , 给她嗅些 , 痛打几个喷嚏 , 就通了关窍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 , 递与宝玉 。宝玉便揭翻盒扇 , 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 , 两肋又有肉翅 , 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 。
晴雯只顾看画儿 , 宝玉道:“嗅些 , 走了气就不好了 。”晴雯听说 , 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 , 不见怎样 。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 。忽觉鼻中一股酸辣 , 透入囟门 , 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 , 眼泪鼻涕 , 登时齐流 。晴雯忙收了盒子 , 笑道:“了不得 , 好辣 , 快拿纸来!”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沓子细纸 , 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擤鼻子 。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痛快些 , 只是太阳穴还疼 。”这段细节描写的是宝玉给晴雯吸鼻烟治感冒的情景 , 这说明晴雯在宝玉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 也说明鼻烟已经进入到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之中 。那么鼻烟是一种什么东西?作为一种奢侈品在北京的历史上又如何呢?
鼻烟是一种特殊的烟草制品 。以富有油分且香味较好的高级晒烟叶 , 和入某些药材、甜料、香料 , 磨成粉末 , 装在密封容器如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后而成 。吸烟时 , 以手指蘸上烟末送到鼻孔 , 轻轻吸入 。鼻烟有黑、老黄、嫩黄等不同颜色 , 嗅之气味醇香、辛辣、具明目、提神、辟疫、活血之疗效 。据现代药理研究 , 鼻烟确能杀死多种病毒 , 特别是鼻中的病毒 。由于其害处低于卷烟 , 使用简便 , 并具有药用价值 , 被清代宫廷、官府视为高级享用珍物 , 奉为待客珍品 。
【解密古代奢侈品鼻烟由来:晴雯吸鼻烟治感冒】
据《北京志·烟草商业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 , 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 , 以鼻烟进贡朝廷 , 自此 , 鼻烟传入中国 。早期传入中国的鼻烟多为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泰国产制 , 其中以德国商人运来的数量较多 。鼻烟品种价格悬殊很大 , 高档和低档之间 , 以大洋计算 , 差额达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之多 。当时 , 宫廷内流传一句话 , “黄金易得 , 高尚鼻烟难求” , 而一般百姓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上文宝玉给晴雯吸的鼻烟壶上饰有 “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 , 两肋又有肉翅” , 十分精美 , 实际上这是一种天使雕像 。总之 , 传入的鼻烟十分稀少 , 最初只是作为士大夫和达官显贵的一种雅好 , 并当做贵重礼品馈赠亲友 。
此外 , 以嗅闻鼻烟来招待宾客 , 表达相互的友谊和尊敬 。康熙中叶是鼻烟的鼎盛时期 。清人方薰《静山居诗话》中有“碾成琵琶金屑飞 , 嗅处微微香雾起 。海客售来价百缗 , 大官朝罢当一匕”的诗句 。清顺治年间 , 鼻烟最早出现在皇宫 , 皇帝看看这东西 , 既觉得新鲜 , 又闻着过瘾 , 就弃舍水烟、大烟不抽 , 而闻起鼻烟来 。皇帝高兴时 , 把他的鼻烟赏赐给大臣 , 从此皇宫内各大臣的官宅里人人都闻起鼻烟来 。后来 , 鼻烟越传越广 , 不仅大臣府宅人等闻鼻烟 , 连中小衙门中的人都闻起鼻烟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