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清宫四大疑案你知道几个?

导读: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顺治帝究竟有没有出家?雍正是否被刺身亡?清高宗弘历的真实身份是否被掉包?这个四个历史谜题被后人称为清宫四大疑案,这四大疑案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网络配图

疑案之一:太后下嫁
在《孝庄秘史》中,大玉儿乃为多尔衮兄嫂,但二人从小青梅竹马,先祖死后,以摄政王身份辅佐福临(顺治帝)的正是多尔衮,与此同时大玉儿下嫁于掌握了军事大权的摄政王 。在当下看来,此事并不合伦理,但在多部记录中不难发现,此事还是有据可查的 。
清末才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 。诗作者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 。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这样去“叔”字改称“皇父”的记载,它间接地透露了多尔衮称皇父“已为太上”与太后相对称,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 。何况多尔衮之改称“皇父”不但明载于《清实录》与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即当时流传到今的许多档册和文告中,于抬写皇上处,一并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样 。
我们也不要忘了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残余,延续到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的 。那么,太后下嫁这件事是可以相信确有其事的 。
疑案之二:顺治出家
传福临有一爱妃董鄂妃,在其逝世后福临悲伤欲绝遁入空门 。有证据表明福临生来一心向佛,曾有多次削发为僧的念头 。但据当事人王熙所著记载来看,顺治极有可能是出痘而死,而非传言所述 。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清世祖福临好佛,宫中延有木陈、玉琳王秀二禅师,尊礼备至 。世祖钤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又谕旨对木陈有“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云云 。世祖信佛是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
网络配图

其次要说,世祖死去前几个月,适值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世祖哀痛过情,为世所叹异 。因而就有人认为世祖是由悼亡而厌世,终于脱离尘网,遁入空门 。从此传为“万古钟情天子”的一段佳话 。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 。不错,由于世祖好佛,他死前确实有过要求祝发为僧的念头 。但事实上在他死去的前几天,只是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 。这里还说明世祖当时并无大病 。那么,世祖是怎样死的呢?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 。”张宸《青王周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 。”两人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 。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世祖既死于出痘,那么,遁入五台山祝发为僧的说法,就并不可信了 。
疑案之三:雍正被刺
传说雍正七年(1729年),曾静、张熙一案因牵连吕留良等人被屠戮,留良幸存孙女吕四娘为复仇伺机潜入宫中刺死胤禛 。野史记载如此,但现实中考察难度过大,逝者早已尸骨尽寒 。
好事的人说是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说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还“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尔泰入宫,而外间喧传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满城风雨了 。鄂立刻“入朝,马不及被鞍,亟跨骣马行,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 。既入宫,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 。人们认为,当时天下承平,长君继统(清高宗弘历二十五岁登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这般惊慌失措的 。这就只能说明世宗被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