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的辉煌战役:鲜为人知的大唐灭印度之战

贞观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尸罗多逸逝世,国内陷入大乱,叛臣阿罗顺那自立为主,僭夺天竺宝器,伪立为王 。因地遥天远,唐廷居然未闻 。
1、战争背景
初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 。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
贞观年间,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陈,为求西天佛法,历尽艰苦,往天竺求佛经 。至中天竺见得天竺国王尸罗逸多 。那中天竺国王尸罗逸多,又称摩迦陀王,武功过人,颇有勇略,东征西讨,象不弛鞍,转战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国 。待得见大唐高僧,喜不自禁,与唐僧语曰:“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唐僧乃与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乱、降服四夷等功绩,使得番夷诸国尊誉曰-----天可汗 。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朝觑汝王 。”
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采集经论六百五十余部,带回中土 。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东来,谒见太宗皇帝 。太宗亦喜,命云骑怀儆,持节往抚天竺 。摩迦陀王召国人大臣曰:“东土有天朝,名摩诃震旦,从古至今从未与我天竺往来,今摩诃震旦有圣人遣使到此,理当拜迎 。”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诏 。复亦遣使大唐,献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 。两国遂建交往来 。
【盛世大唐的辉煌战役:鲜为人知的大唐灭印度之战】2、战争过程
王玄策是自愿请诣接这出使天竺的苦差事的,不然行这万里不毛之地,风餐露宿,受那荒野大漠风号沙砾之苦,没有皇帝点名是没人愿意来的 。不过王玄策却自已报了名,为了什么他自己非常清楚 。太宗甚喜,接连给了许多赏赐,临行前还让他抓了蒋师仁做垫背当他的副史,带走了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做翻译 。从骑五十余,从长安出发,一行人不知行了多少个月,总算进了天竺的境内 。
唐灭印度之战 薄颉蝥是个和尚,倒还好说话,蒋师仁却从出长安起,一路上就没有停止过埋怨,一直唠唠叨叨到了天竺 。他们没有想到运气更不好的事情:摩迦陀王已死,阿罗顺那篡位,一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 。
总算玄策、师仁及五十从骑都是久经沙场,虽慌不乱,排成雁行阵把辩机夹在阵中,奋力杀出丛围,直逃入吐蕃境内,松赞干布闻讯带了千骑往援,结果只救脱了玄策、师仁、辩机三人,从骑尽皆战死,全队覆没 。
玄策大怒之余,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番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先头象骑,直取茶鎛和罗城 。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 。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技量,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余,终攻得茶鎛和罗城兵溃城破 。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另大半赶入恒河中溺死 。
玄策以师仁为先锋,自为后应,趁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 。而天竺兵将与唐军逋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些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 。玄策、师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 。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 。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乾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 。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
因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 。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授朝散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