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和和珅交恶之谜: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珅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
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珅关系颇不融洽 。《清朝野史大观》中说,和珅天性警敏,读书不多,但能强记,做官身份高贵之后,经常请吴省钦等人到他的家中谈古论今 。所以和珅对诗词文章也能粗通,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私下请彭元瑞、纪晓岚等为之润色,彭、纪二人怕被他诋毁,常代他写作 。惟有刘墉能和他抗衡,人们传说刘墉为人耿直清廉,但并不知道他性格中还有诙谐的一面,他曾多次以戏弄的话刺激和珅,使和珅难以忍受 。乾隆也知道两个人之间不够融洽,常常以温和的语言从中调和他们 。
据民间流传,和珅与刘墉结怨有几种说法和原因 。其一传说有“雪泥戏和珅”一事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年新春,刘墉侦知和珅应召入宫,其时正值风雪交加,泥泞满地,便有意出和珅的洋相 。他换上一件破旧的皮袍,匆匆赶到通往宫中的路上等候和珅 。等和珅来到后,刘墉便差人拦着轿子递上帖子说:“刘大人昨日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路边候着 。”
和珅虽然不喜欢刘墉,但刘墉对自己如此尊重,又同是皇上的宠臣,此时此刻不能失礼 。他只好冒着风雪下了轿子 。
和珅正要和刘墉打招呼,就见刘墉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口中说:“给和大人贺年!”
和珅一见刘墉跪在地上给他贺年,也不得不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特别名贵的貂皮袍,外罩锦绣马褂,一下子弄得污浊不堪 。等两人站起来后,和珅发现,刘墉虽然身上也沾了不少泥污,但他穿的是一件旧皮袍,早已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看来是有准备,又不好明说,只有心中叫苦不迭 。其二是关于刘墉出对联,和珅献丑的事 。
在民间传说中 。关于刘墉让和珅出丑的事似乎更让人们开心 。其中下面一则故事则是说刘墉借皇帝让和珅请自己出山之机,以灵活地对答乾隆的命题而让和珅出丑的事 。故事说:有一年,刘墉非要告老还乡,乾隆皇帝无奈之下就让他回去了 。可是,刘墉走后不久,乾隆又想让他回来,可又怕刘墉摆架子,不买他的账,就想出了个主意 。
他对满朝文武百官说:“我这有三个问题,限你们三天答上来,如果答不上来,统统撤职 。”什么问题呢?他说:“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
文武大臣听了直犯嘀咕,这可怎么答呀?要是有刘墉在这里就好了,他准能答上来 。他们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请刘墉的“徒弟”和珅连夜赶往山东诸城,请教刘墉,救大家一下 。
和珅巴不得刘墉不在朝呢,可大伙一个劲地求他,他不去的话,不仅别人的官保不住,他自己的官也保不住,只好硬着头皮赶往山东 。到刘墉家的时候,刘墉正在收拾菜园子 。和珅顾不得休息,就把自己的来意及乾隆出题的事说了,和珅记忆力虽佳,可这次却把“什么肥,什么瘦”给忘了 。
刘墉说:“这还不好答 。”指着园子里的菜说:“你看,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
和珅一听,这么简单啊,高高兴兴地又快马往回赶 。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第三天早朝,和珅连忙穿上朝服上了金鸾殿 。乾隆问:“已经三天了,我提的问题谁能答上来?”和珅出班跪奏:“臣能答 。”
“说给我听听 。”
“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
“那么什么肥,什么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