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变革者,集结在5G边缘

无论从全球产业趋势,还是从本月国内发布5G商用牌照上看,今年都是当之无愧的5G应用元年 。
这一点在MWC19上海前后这段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尤其明显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今天各行业都加入了对5G应用的探索和准备 。很多我们曾经认为与通讯业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的产业,如今都在紧握5G这把新时代的钥匙 。
比如说游戏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最近这些日子将5G与游戏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合并的动作都在明显增多 。而且一个主流趋势,是游戏厂商与底层技术提供厂商,正在围绕5G游戏话题搭建各种各样的产业合作关系 。
比如说,在6月25日,华为X Labs就与网易雷火游戏事业部达成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联合成立5G云游戏联合创新实验室 。
从这个案例辐射到整个行业,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回答这样两个问题:5G对于游戏来说究竟是个怎样的机会?为什么搭建产业合作是今天众多问题里必须首要解决的?
多个角色的玩家,正在此时此刻集结在5G的边缘 。组队ready之后,我们经常在游戏里听见的那一声“go”,或许已经一触即发 。
5G,一次陌生的游戏革命
让我们先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5G对于游戏来说是重要的?它与3G、4G带给游戏的改变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的解释,来自于电子游戏产业本身的进化途径 。
1979年,诺兰·布什纳尔创建了雅达利 。这家公司推出了大名鼎鼎的“雅达利机”,让游戏正式进入了可存储、多色彩、声画一体的电子时代 。
从16位主机,到次世代主机,再到PC和手机终端,40年来游戏产业保持进化的核心途径一直是硬件 。硬件能力的增强,将带来游戏画质和效果的提升,而硬件对新环境的适应则可以激发电子游戏新的交互方式与市场模型 。
总体而言,游戏产业是硬件性能与游戏效果成正比,硬件的普及与游戏普及程度成正比 。宽带网络虽然带来了网络游戏的兴起,但网络游戏的体验依然与硬件配比息息相关 。
近十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兴起,一种新的可能性正在打开,这就是云游戏 。云游戏的思路,是让游戏的运行和渲染尽可能发生在云侧 。消费者不需要高性能的本地硬件,也不需要庞大的游戏客户端,玩家可以随时随地,无成本零门槛体验大型游戏 。
这个设想如果成真,或许意味着游戏发展史一次彻底的转弯 。游戏发展将不再依赖硬件发展,用户可能不再为游戏承担硬件成本 。按照逻辑来说,说这是游戏史的涅槃也不为过 。
然而现实从来都是骨的 。在2009年,等公司就推出了云游戏平台 。虽然这类公司的目标振聋发聩,但由于网络环境和云端处理能力的限制,这类平台只能提供非常简单的云端游戏体验,消费者并不买账 。
十年来,云游戏的体验都无法提升,其中很大一个限制当然来自网络环境 。游戏的操纵感来自实时化交互,而高延迟的网络环境当然是个死穴,而且低吞吐的网络环境也意味着云游戏不可能太过复杂 。所以说,如果网络支撑不足,用低配手机、轻薄笔记本、电视盒子这些硬件玩3A(高质量、高销量、高成本)游戏就是永恒的妄想 。
而5G终于到来,在理论上意味着云游戏的网络难关将被冲垮 。5G具备的高带宽、低迟延、大吞吐量等特性,恰好可以打通大云端与小终端间的界限 。

游戏变革者,集结在5G边缘

文章插图
而当5G商用正式启动,在逻辑上大家都看到了5G+云游戏这场庞大变革时,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1、今天大家都在说5G很好,畅想行业应用多么广阔 。但就游戏厂商来说,相对于扁平化的4G网络来说,5G网络的复杂程度是极大提升的 。今天的游戏厂商,已经普遍对云计算体系有了较充足的认识,但新网络环境与游戏的专业结合却是全新命题 。而游戏厂商不理解5G的能力边界,自然也无从开启大型云端游戏的研发与制作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大多数云游戏依然是将老游戏进行web移植,其中很重要原因来自于游戏厂商缺少对网络、计算基础环境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