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我所理解的Layer0、1、2层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第一篇宏观分析类型的文章,之前的文章都是分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这次想试着讲讲更宏大也是我更不擅长的领域,同时也把之前零散发在上的内容结构化整理成一篇文章 。
Web3 一直是一个概念新词满天飞的领域,所以我斗胆用一篇文章尝试为大家讲讲我所理解的 、1、2,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标题不叫《一文讲清楚 、1、2》呢?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自信和实力可以讲清楚,另一方面是其中很多定义到目前很模糊,并没有行业标准,比如在我的视角里属于 ,但是也有很多说法它属于 ,所以本文均为站到个人视角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全面或者与你的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欢迎探讨 。
文章速览:
: 跨链通信
是我认为目前行业对其定义最模糊也是理解最复杂的一层,所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讲解 。
很多人将定义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层,但我觉得这个概念还是太大太粗,目前我认为 的关键词就是发链、多链与跨链,核心内容落在了跨链通信与模块化区块链,所以讲清楚了跨链通信和模块化区块链, 的内容也就基本覆盖了 。
先说说跨链通信,要注意跨链通信和跨链不一样,跨链通信是一个技术实现,跨链则是一个业务场景 。
跨链是区块链极其重要的能力,假设每条链都是一个银行,如果区块链无法跨链则等于无法实现银行转账 。我们常说的跨链是指资产跨链,即我想把 A 链的跨到 B 链,首先 Token 的项目方需要在两条链上都发行自己的原生 Token,然后使用跨链桥来进行两边 Token 的“转移”,转移打引号的原因是转移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从 A 移动到 B,其工作原理是将 A 链的锁定,然后再在 B 链铸造对应数量的 ,至于 A 链锁定资产,到 B 链铸造资产这个中间的过程则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就是通信的问题,A 链如何通知 B 链“张三刚才在我这里锁定了20个 ,你现在赶紧的给他弄20个出来”呢?
链本身是封闭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链下的监控来连接两条链的资产变化情况,比如我写个脚本之类的 。但这不够 ,也不够安全,所以跨链桥经常出问题,跨链通信则是主要解决多链之间原生信息传输的问题 。
专注于做跨链通信的协议我之前也写过一篇与它相关的文章《那个可以跨链的会成为下一个 Azuki 吗?》,这也是第一个使用实现原生跨链通信从而达到 NFT 资产跨链效果的项目 。
刚才说到传统的跨链桥是通过链下监控两条链的方式来实现了伪通信,而并不是真正的两条链产生了信息传递,如下图中左边和中间的模式, 则是直接在两条链里面部署了自己的节点,这些节点完成了多链之间的通信 。
如下图所示,我可以直接在合约代码里写清楚我要给哪条链()传输什么信息过去,这是区块链原生的跨链通信 。
我非常看好这个协议,它也完成了红杉领投的1.35亿美金融资 。原因是我觉得这是真正纯原生的跨链解决方案,并且资产跨链只是它的一个应用业务场景,链和链之间的通信不仅限于资产,就像是银行之间的通信也不仅限于转账,我在工行产生了坏账信誉不好,则工行可以将该消息告诉建行,我在建行贷款就会出现问题,跨链通信背后的业务场景一定会可以挖出很多 。
讲完了后主要的内容跨链通信就明白了,这里要注意的是是概念, 则是这个概念里的具体某个协议,这两个不要搞混了 。
: 模块化区块链
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化区块链,跨链通信这个词大家能够理解确实还挺底层的,属于 ,但模块化区块链这个词大家乍一听会觉得非常“大”,不像是一个 Layer 即层的概念,而是一个“全套”,就是区块链是一个汉堡的话,Layer 就是里面的生菜、肉饼和面包片,但是模块化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全套大汉堡而不是某一片生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