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中国气象报采访人员发自河南防汛救援一线
河南特大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全国各地的支援力量
“河南现在怎么样?你们还缺什么?我们随时准备集结,帮助安装调试……”7月22日中午,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在河南省气象局响起,电话的另一端是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升达公司”)总经理刘钧。
刘钧知道,此前在中国气象局统筹安排下,50件(套)气象应急探测备件已第一时间发往河南,紧急驰援。但在充分了解气象站情况和交通状况后,当日14时,升达公司仍然决定——开车到河南,明早就出发!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气象部门提供的应急物资
截至26日,装备人员已分别在巩义、郑州和安阳等地气象站开展观测设备维护和安装工作。
驰援
23日5时40分,采访人员踏上升达公司南下的装备运载车。
除司机外,车上总共三人,其中两位是河南老乡。作为自动气象站装备保障专业人员,他们年均出差日数超200天。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本报气象采访人员连同华云升达工程师一起,随装备运载车奔赴河南!王亮 摄
“但这次不一般!”技术服务中心经理毕楠数年未曾回过洛阳老家,而这一次回河南,他的心是揪着的。
通常,从北京到郑州最便利省时的路线是京港澳高速,但受豫北强降雨和泄洪影响,多个路段封闭,不得不走了些“弯路”。
工程师李飞老家在安阳滑县。19日至22日,安阳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04.6毫米,受其影响,安阳服务区停水停电。当装备运载车抵达服务区时,光线极差,室外三三两两的人员在树下蹲着。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受暴雨影响,安阳服务区停水停电。王亮 摄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服务区屋里基本没有手机信号,扫码支付也遇到障碍。王亮 摄
“目前仅保留简易的自助餐服务。”采访人员了解到,服务区内饭菜是利用临时发电机组烹饪完成的,除了方便过往车辆和行人外,还免费向物资运送等人员提供。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自助餐免费向物资运输等人员提供。 王亮 摄
路上,尽管不时有小雨,但天气整体平稳。来自各方的物资运送车辆不时出现,目的地只有一个——河南!
重逢
20日14时许,装备运载车顺利抵达郑州,但这并不是此次抢修驰援的第一站——他们要去郑州东站接同事徐赫。
“95后”徐赫是升达公司一名工程师。20日,他携带观测装备等从北京出发中转郑州,计划前往陕西开展“十四运”观测设备巡检。受暴雨影响,高铁在鹤壁等多站临时停靠,G521抵达郑州东站时已是20时,比计划时间晚了近1.5小时。
车站一片漆黑、信号时断时续……在等待近4个小时后,21日零时许,趁着雨小了些,他跟另外两个被困人员相互打气,打算一同从东站出发,积极开展自救。

装备|这车气象装备,南下驰援900公里!|直击汛期一线
文章插图

积水漫过腰部,10分钟的路程他们走了快两个小时。王亮 摄
积水漫过腰部,正常情况下10分钟的路程他们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箱子里的设备泡不了水,他便举着行李箱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位置较高的一家酒店。酒店开放了餐厅供民众休息,黑暗中,大家相互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