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代儒宗叔孙通的礼制制定于什么时候

叔孙通的礼制制定于汉高祖年 。其礼制简单得体、严谨,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君主关系,凸显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深得刘邦心意 。叔孙通不仅制订了朝仪,汉惠帝年间还多次制宗庙仪法和多种法制,被尊称为汉代儒宗 。
叔孙通
汉高祖五年,刘邦统一天下称帝 。在礼法方面废除了原先秦朝繁琐的规定,并命令叔孙通制定一套简单易懂、实施方便的关于礼法的名号 。
宴会上,朝臣们为了抢夺功劳,狂欢放肆、拔剑击柱,花样千奇百怪 。刘邦看到这些现象十分厌恶 。叔孙通直到刘邦的心理,就上前对刘邦说:“学习儒法的文人虽然不能在沙场上帮你打仗争夺城池,但是他们可以用礼法帮你安守天下 。请允许我去找鲁地有名的儒学者,让我的弟子和他们一起制定关于朝廷上使用的礼法 。”刘邦问:“这会不会太麻烦了?”叔孙通说:“每个帝王所用的礼乐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时代对礼法有不同的要求,我会参考吸取古人的经验,结合现在国家的需求制定一套符合今天使用的礼制 。”
刘邦说:“你可以去制定,但是要简便,最好是我能看得明白也做得到 。”于是,叔孙通就找了很多的儒生,在长安城野外制定演习了一个多月,然后让刘邦去看 。刘邦看了自信的说:“这个我可以做的到” 。刘邦就下令让大臣们来练习礼法,以备十月朝*用 。
前200年,长乐宫落成,十月朝会开始 。群臣和诸侯等一众人等接按照叔孙通制定的礼法有序整齐的朝拜刘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让刘邦感受到做皇帝的威严 。于是,叔孙通被任命太常 。自此,叔孙通多次制定礼法,为复兴儒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后世留下了影响至深的礼仪文化 。
叔孙通怎么*的
叔孙通生*年不详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叔孙通是何年出生及何年去世的,所以他是怎么*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叔孙通,薛县人,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桥镇 。最开始在秦朝担任待诏博士,秦二世在位期间担任博士 。叔孙通眼看着秦国就要灭亡了,就逃回薛城,投靠了项梁 。项梁败城厚,又跟随楚怀王,在楚国侍随项羽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205年,刘邦率兵攻打彭城,叔孙通背弃项羽又投靠了刘邦,还为刘邦推荐了勇猛之士 。刘邦任命叔孙通为博士,赐号稷嗣君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在定陶被尊为皇上,并废除了秦朝繁琐的礼节,任命叔孙通制定简单易懂的礼法来代替 。叔孙通深知刘邦厌恶君臣之间没有礼法,便毛遂自荐为刘邦制定朝仪、君臣之礼 。叔孙通制定的礼法井然有序、尊卑有别,摆正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又凸显皇帝的威严和尊贵,加速了皇权的集中,刘邦非常赞赏 。于是封叔孙通为太常,其座下的弟子封为为郎 。
汉高祖九年,任命太子太傅 。汉高祖多次想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叔孙通以礼法驳辩劝阻,平息了此事 。汉高祖去世后,刘盈即位,号汉惠帝 。汉惠帝在位期间,多次任用叔孙通制定各种礼法,有祭祀之礼、宗庙之礼等等 。
总之,汉朝时期的各种礼法,皆是由叔孙通任命太常期间制定的 。司马迁评价叔孙通为汉代儒宗 。
叔孙通传
叔孙通传是指《刘敬叔孙通传》,出自史记,记载的是对汉代有重要影响的刘敬和叔孙通两位臣僚的事迹 。在汉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在刘邦治理国家时,两人分别从不同方面帮助刘邦巩固了政权 。
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敬叔孙通传》是两人的合传,这部列传的具体概况如下 。
刘敬,原来姓娄,在经过洛阳的时候,向汉高祖提供建议修建关中,汉高祖才拿了他的建议,并赐姓刘,任命郎中 。汉朝时期匈奴兵力强盛,时常侵扰汉朝边界,刘敬又向刘邦建议和亲的计策,与匈奴签订和亲之盟,两国和平相处几载 。后来,又建议汉高祖将各诸侯的后裔分配到各个关中要地,充实当地的发展 。刘敬国家政治*事上的建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巩固了汉高祖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