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奋战 与爱同行 东营民间救援队在河南的7天7夜|芦花新闻| 救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采访人员 孙娜娜
“队长,您在哪里?我们到东营了,想给你们送锦旗……”8月7日下午16点,河南省卫辉市一市民不远千里悄悄自驾来东营谢恩。就在10天前,王继安带领东营特战救援队在河南洪灾一线救了他的命。

与水奋战 与爱同行 东营民间救援队在河南的7天7夜|芦花新闻| 救援
文章插图


与水奋战 与爱同行 东营民间救援队在河南的7天7夜|芦花新闻| 救援
文章插图

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这支由退役军人为主力组成的民间公益救援队火速出动24人,坚决请战,披甲出征。从两个月大的婴儿,到病危的耄耋老人,7天7夜,他们安全转移群众近2000人。
东营请战
7月20日上午,东营艳阳高照。
体型微胖的王继安热得满头是汗,他坐在西城一间很小的二手车销售门头里,打电话联系二手车销售业务。这里还是东营特战救援队的“指挥中心”。闲暇中他翻翻朋友圈,突然看到郑州暴雨中汽车被冲走的视频。“这么大的雨!“王继安皱起了眉头,他急忙点开特战救援队队长微信群,里面全是关于郑州洪灾的视频。
王继安坐不住了,说时迟那时快,还在睡梦中的救援队员刘振振被电话铃声吵醒,他一个激灵坐起来,几分钟后,他就赶到了“指挥中心”。
接下来,是接近12个小时紧张而又急切的“请战”。王继安联系到特战救援队总队队长秦一杰,刘振振联系了垦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民间组织,想拿到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具的公函,顺利地按当地政府的指挥有序开展救援,这并非易事,而那时恰逢郑州停电,公函开具不出来……

与水奋战 与爱同行 东营民间救援队在河南的7天7夜|芦花新闻| 救援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招募令”也在微信群中传开,“郑州救援,经过专业水上救援培训的队员请报名”。正在组织暑期培训班招生的张红波报了名,在四川出差的董彬亮也报了名……不多时,有20人报名,他们多是退役军人,刘振振将他们分成两个梯队,随时等候命令“出征”。
几经周折, 7月21日凌晨12点多,电子版的公函开具出来, 所有物资准备到位。王继安、刘振振、徐忠文带着首批15名队员、以及3辆救援车、5艘皮划艇、80套救生衣、20个水域救援头盔、一台背负式大功率电台、10台对讲机、一箱头灯、修车工具、若干救生所需药品和救生绳索,一起向郑州进发。
中牟遇险
一路不歇,救援队一行历经10个多小时才赶到郑州市区。放眼望去,曾经的繁华已褪去,到处尽是慌乱。高速路口堵了,红路灯熄灭了,手机信号消失了,到处都是水。高架桥下的水“哗哗哗”地直往越野车里钻,跟座椅齐平。
王继安接到的首个任务是到中牟县实施救援。边走边问,最后由交警带路,救援队中午终于赶到了目的地。虽已两顿饭没吃,但大家一致要求,“救援,赶紧救援”。
3个小时后,第一批居民被安全转移。
下午5点左右,他们在尚景秀园小区附近遇到了一个小伙子,没穿鞋,袜子全破了,双脚滴着血。他翻高架、趟积水,要救出马上临盆的姐姐。手机没有信号,小伙子带着哭腔,眼里含着泪水。刘振振与秦一杰赶忙把他拉上船,带至离姐姐小区最近的浅水区,并与小伙子约定晚7点半准时汇合。

与水奋战 与爱同行 东营民间救援队在河南的7天7夜|芦花新闻| 救援
文章插图

急切、担忧、绝望,每等待一分钟都是煎熬。下午6点多钟,小伙子携姐姐逃出小区,蹚着半人高的水,到处寻找刘振振。见到姐弟二人,刘振振又急又恨,赶紧将二人抱上冲锋舟,自己在水里推舟向前行。谁曾想,仅两秒钟时间,还没等姐弟二人脸上的笑容绽放完,刘振振就不见了。“人哪去了?”从事水域救援10年的秦一杰心里咯噔一下,“肯定是掉到下水道里了”。与此同时,仅一秒钟时间,刘振振感到有人在向下拽他的腿,“那是激流”,他立马撑开胳膊和双腿,使劲往上爬。秦一杰的手顺着他掉下去的方向摸。幸好抓到了刘振振救生衣上的提手,将他一把提起来。“如果不是穿着专业救生衣,如果不是懂得激流自救知识,如果是让姐弟俩碰上,那后果不堪设想。”刘振振与秦一杰摸到下水道井盖,将它重新归位后,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