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记聊城市见义勇为模范谭学力

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文章插图
救命声,就是命令。谭学力始终视命令为生命。
2021年7月29号下午3:30左右,茌平区博平镇回辕大街, 正在屋内休息的谭学力,忽然听到一声救命声。接着又是一声。59岁的谭学力一跃而起,没有丝毫犹豫,就像听到冲锋号的骏马,风一样往外边奔跑,一边跑一边提上靸在脚尖上的鞋子。当听到第三声呼救声的时候,他已跑到门外 ,看到一个1米8多高的年轻歹徒,用一条胳膊夹着一个少年的脖子,另一只手抓着两把滴着鲜血的尖刀,正在高高地举起砍向少年的头顶。少年完全失去了挣扎的能力,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谭学力断喝一声,扑上去,抓住了歹徒持刀的手臂。歹徒手臂上沾满鲜血,两眼血红,面目狰狞,癫狂至疯,见谁砍谁,疯狂无二。面对谭学力,歹徒狠狠凶他一眼,威胁其少管闲事,否则刀尖儿不认人。鲜血使谭学力想起牺牲的战友,他热血沸腾,舍生忘死。警告、规劝、僵持、对抗、挣扎、搏斗,只是没有半点迟疑,就像一团暴风骤雨,那带着鲜血的尖刀你来我往,在歹徒与谭学力的手中,像拉锯一样夺来夺去。尖刀几次易手、几次得手、几次失手……当时天空阴沉,滴着小雨,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血腥气味。有几位老人和妇女站在一边,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目瞪口呆。

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文章插图
(见义勇为模范谭学力 荣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等奖项)谭学力生于山东省茌平区博平镇谭西村,1983年11月积极参军,1988年10月复员。期间参加南疆防御战,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英勇顽强,严格执行命令,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先后在肖庄棉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公益岗工作至今。

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文章插图
救命声,就是命令。谭学力始终视命令为生命。
谭学力在歹徒手中夺下尖刀,推开歹徒,救出孩子,歹徒气哼哼走开;谭学力要趁机走进屋洗去手上的鲜血,拨打110报警。就在他一转身时,冷不防,歹徒下腰摸起一个马扎,翻身又向孩子头上砸来。歹徒用上了全身的力气,凶残到一击致命。孩子再次呼救,但是挪不动脚步,双手捂头。谭学力惊魂未定,再现惊魂,他又一次,奋不顾身,扑向了歹徒。

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文章插图
救命声,就是命令。谭学力始终视命令为生命。
谭学力中等身材,肢体矫健,赤红脸,眼神朴素坚毅,作为一名优秀军人,他始终视命令为泰山,视命令为生命,命令是他至高无上的信仰。1985年5月31日,是谭学力永远难忘的日子。他和战友正在执行任务,一发炮弹,在他们的身边突然爆炸,谭学力没有听到炮弹的爆炸声,只感到被一阵巨浪掀翻在地,失去知觉,醒来时睁不开眼,用手扒开眼,眼前一片血红,就像一片血海。他伸伸四肢,四肢还在,他摇摇头,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可是接着看到,身边几位战友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有起来。是战友的身躯挡住了袭向他的弹片,他的身上全是战友的鲜血。谭学力暗下决心,要上最艰险的地方去,他要为战友们报仇。于是谭学力,按照命令,带着一班战友上了211高地。211高地被称为第2个上甘岭。

尖刀|救命声,就是命令(纪实文学)
文章插图
(见义勇为模范谭学力 荣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救命声,就是命令。谭学力始终视命令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