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是怎么*的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 , 字晦叔 , 寿州(今安徽凤台)人 ,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 , 太尉吕夷简第三子 。
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 。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 , 并进士及第 , 召试馆职 , 未赴任 。出任颍州通判 , 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 。累*龙图阁直学士 , 濮议时 , 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 , 故坚请外任 , 为蔡州知州 。宋神宗即位 , 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 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 , 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 , 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 。
熙宁三年(1070年) , 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 , 后召入朝 , 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
元丰八年(1085年) , 宋哲宗即位 , 高太后(高滔滔)临朝 , 吕公著获召入朝 , 首上十事疏 , 以“学”为重 。同年 , 拜尚书右丞 。元祐元年(1086年) , 拜门下侍郞 , 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与司马光同心辅政 , 变熙宁新法 。司马光*后 , 吕公著独自当政 。元祐三年(1088年) , 吕公著恳辞相位 , 升任司空、平章*国重事 , 时人称吕氏之荣 。元祐四年(1089年) , 吕公著逝世 , 享年七十二岁 , 哲宗亲临致祭 , 赠太师、申国公 , 谥正献 , 哲宗亲题其碑首为“纯诚厚德” 。后屡遭贬夺 , 并入“元祐党人”籍 , 宋高宗绍兴年间 , 获封还全部赠谥 。
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  , 语约而理尽 。在宋代学术史上 , 开启了吕学端绪 。他一生著述颇丰 , 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等 。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
嗜学有行
吕公著从小好学 , 以至废寝忘食 。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 , 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 。”后因恩荫补任奉礼郎 , 并进士及第 , 召试馆职 , 没有赴任 。任颍州通判 , 知州欧阳修与他结为讲学之友 。后来欧阳修出使契丹 , 契丹皇帝询问宋朝学问德行之士 , 欧阳修首先以吕公著回答 。后判吏部南曹 , 宋仁宗奖许吕公著淡于名利 , 赐给五品*服 。又被任命为崇文院检讨、同判太常寺 。寿星观营造真宗神御殿 , 吕公著说:“先帝已经有三神御殿 , 但不停地建立 , 岂不是祭祀没有丰厚父庙之义 。”后进*知制诰 , 三次上疏辞谢 。改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读 。
濮议之争
主词条:濮议
宋英宗亲政时 , 加吕公著为龙图阁直学士 。当时正议论追崇英宗生父濮王赵允让 , 有人建议称呼濮王为皇伯考 , 吕公著说:“这是真宗来称呼太祖的 , 怎能施于濮王 。”等到下诏称亲 , 而且分赐讳号 , 吕公著又说:“称亲则有两个父亲的嫌疑 , 濮王讳可以避于陛下面前 , 不应与七庙同讳 。”吕诲等人因此事被调离朝廷 , 吕公著说:“陛下即皇位以来 , 纳谏之风没有彰扬 , 而且多次贬退谏* , 何以风示天下?”英宗未听从 。吕公著便请求补外任 , 英宗说:“学士为朕所器重 , 怎能离开朝廷?”吕公著一直请求 , 被任命为蔡州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