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精彩

忙完手里的工作,国庆前夕,笔者前往金沙。在金沙县五龙街道金沙县残疾人居家托养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幅画面极具感染力:一个下肢残疾的人在上面拖轮椅,一个双小腿截肢的人在后面推着轮椅,他们在帮助轮椅上的残疾人上台阶,拖轮椅的是中心的负责人潘远良,轮椅上的是从纳雍前来学习蘑菇种植技术的许杰。
我是在一次研学活动中认识潘远良的。“七一”期间,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我们邀请了全省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个人的代表前往遵义会议会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在车上,一名陪护人员引起了我的注意,身体残疾的他全程陪护全省助残先进个人许杰,许杰是重度残疾人,全靠轮椅出行,这个陪护一路前后忙碌、大汗淋漓,一打听才知道这名陪护是来自金沙县的潘远良,肢体残疾的潘远良是许杰特邀的陪护。饭桌上,小潘面带羞涩地邀请我去金沙看看,说:我们十几个残疾人在种植蘑菇,发展还不错,去给我们一点鼓励嘛。

蘑菇|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精彩
文章插图

潘远良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
来到金沙我才知道,2018年潘远良牵头成立金沙县残疾人居家托养中心,中心16个员工全是残疾人,肢体残疾13人,智力残疾3人,其中三位是重度残疾。中心成立后主要承担金沙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两年来,金沙县残疾人居家托养中心员工奔赴全县各地为两百多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三千多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心里,在承担服务的同时,残疾人员工也实现了增收。
中心成立不到三个月,潘远良就在中心的院子里利用当地优质高粱秸秆试种平菇,投资1千多元,一百个菌包,28天后平菇上市,收入500元。试种成功给了大家信心,潘远良决定搞食用菌基地,不大的院子里建起了菌房,冻菌、黄丝菌一茬接一茬,由于蘑菇品质好,他们蘑菇的价格要高出市场价近一倍。2019年平菇种植逐渐成为中心的主业,现在,一天的菌子销量300斤到600斤,有2000多元的收入,除了销往金沙市场,还销售到贵阳等地,他们不但销售菌子,还销售菌包,菌包销售最远的地方是吉林。
41岁的潘远良肢体三级残疾,之前跑过车、养过鸡,饱受生活的艰辛,更体会残疾人创业的不易。在居家托养服务过程中看到不少残疾人创业就业难,潘远良决定带着有意愿的残疾人朋友一起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共同走富裕之路,就这样,中心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16人。
【 蘑菇|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精彩】
蘑菇|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精彩
文章插图

潘远良检查蘑菇生长情况。
三万多个菌棒让十几个残疾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潘远良他们的食用菌基地名声也传播开来,笔者去到他们基地的时候,恰逢全省助残先进个人许杰带着员工来取经,仁怀也有几个残疾人朋友来学习。潘远良说,我们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菌棒材料好,没有在菌棒里添加化学东西,管理勤,产出的蘑菇味道好。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在五龙街道的支持下,潘远良他们在五龙街道金云社区陡坎村获得一块闲置地,15亩的闲置地是以前修高速路的材料场,这里山清水秀,是种植蘑菇的好地方。今年七月,潘远良他们进驻,建菌房、做菌棒,短短两个月,这里便产出诱人的冻菌、黄丝菌,附近的村民都来购买,说他们的菌子跟野生菌的味道一样。
在简陋的菌棚里,笔者见到了潘远良的伙伴们,他们正在忙着做菌棒,当地的高粱秸秆碾碎放入菌袋作菌棒原料,每一个人都做得很认真,这是他们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