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4年筛查近6万人 他们为411个家庭排查出“先心病”患儿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陈彦霏
2021年11月,是让唐小花一家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她的孩子斯龙央措,先是被诊断为先心病,而就在不到1周的时间,从筛查到治疗,斯龙央措如今已在学校正常上课。
“听到孩子心脏有问题时,我的心也揪成一团,现在看着孩子平平安安生活,像做梦一样,我特别感谢四川青基会和华西第二医院。”唐小花哭着回忆起这段日子的大起大落。
此次和斯龙央措一起接受救治的孩子,一共有59名,他们大多来自甘孜州雅江县和巴塘县。11月3日-11月10日,这些孩子通过“共青希望新心-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慈善救助项目义诊筛查出来后,由当地团县委统一组织和监护人陪同下,前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顺利完成检查及手术。
从2017年到2021年,这项名为“共青希望新心-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的慈善救助项目,已默默开展了4年,筛查近6万人,为400多个家庭排查出“先心病”这个隐藏在孩子身上的定时炸弹。

患儿|4年筛查近6万人 他们为411个家庭排查出“先心病”患儿
文章插图

义诊排查现场
“孩子手术后的笑容让我们放心”
唐小花一家平静生活的改变,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她从没想到,自己会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被告知孩子有心脏病。“平时孩子完全没症状,我们也没带孩子去做过心脏检查,幸好遇到这次公益筛查。”唐小花说。
刚开始,唐小花想到孩子没什么症状,应该是小问题,“之后知道这个病一旦发作,可能有生命危险,我听到后全身发抖,脑子一片空白。”唐小花说,“不幸中的万幸,有这次公益检查,才能让我这种孩子没做过心超的家庭发现先心病。”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我国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5.6%,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5.57% 接近。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最主要的先天畸形,在全国多地均居新生儿出生缺陷首位。《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先心病检出率达2.4‰~10.4‰,即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2~10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或缺损。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因为病情比较轻,在发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很多是体检时才发现。
唐小华坦言,自己在一开始还是有犹豫的,毕竟现在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健康,突然说要在心脏上动手术,自己也很担心,但在医生和志愿者多次耐心解释下,加上自己网上查到的资料,自己最终还是放下了疑虑。
让他感到更安心的是,这次治疗全程都很有组织。“大巴统一给我们送到医院,医院还专门给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我们家长主要做的就是陪孩子,也不用跑上跑下办手续,一点都不用操心。”唐小花说。
让唐小花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到达的第一天,所有家长都很关心第一个做手术孩子的状态,“我们都在看时间,从推进手术室到推出来也就40分钟左右时间,而且娃娃推进手术室一直在哭,出来的时候都是清醒的,看到我们还笑,我们就放心了。”唐小花回忆。
据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协调护理部、超声室为患儿提前预留床位、检查超声,到达第一天就完成了5例手术,让患儿第一时间获得健康。随后几天,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加班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让每一位患儿都获得及时的治疗,并按时出院返回学校正常上课。

患儿|4年筛查近6万人 他们为411个家庭排查出“先心病”患儿
文章插图

义诊排查现场
“不能漏掉一个孩子”
为什么把治疗先心病做成公益项目? “治疗立竿见影,不治后果严重”——这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李莉副教授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