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史称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首都咸阳,举办了一场非常特别的宴会 。
对于这场宴会的目的,后世史书上已经没什么记载了 。有可能是因为某个特别的节日,也有可能是秦始皇心血来潮,想要宴请那些建立秦朝的开国功臣 。总之,这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当时整个咸阳城内的高官,几乎都到场了 。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皇帝请客吃饭,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马虎的 。有资格参与宴会的大臣们,更是感到十分荣幸 。等到宴会真正开始之后,秦始皇也是本着让大家‘吃好喝好’的态度,让下面的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 。所以这场宴会,绝对是国宴级别的宴会 。
如此,酒过三巡之后,气氛就越来越融洽了 。秦始皇看着下边对自己歌功颂德的那些大臣,不禁有些飘飘然 。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47岁了 。经过大半辈子的奋斗之后,秦始皇已经横扫六国,彻底统一了中原 。而且,北边的匈奴已经被打回了草原,南边的百越也被秦始皇征服 。至于国内,秦始皇也已经完成了书同文、车同轨等改革工作,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彻底从外到内统一了起来 。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所有人都喝得微醉,气氛越来越融洽的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却突然出现 。
据说当时秦朝仆射周青臣,正在给秦始皇溜须拍马,歌颂秦始皇的英明神武 。然而,就在这时,有个叫淳于越的大臣,忽然站了出来,大骂周青臣,说周青臣过于谄媚,不知道向秦始皇谏言 。
淳于越的这番话,瞬间让原本融洽的宴会氛围,变得尴尬了起来 。原本志得意满的秦始皇,此时也有些觉得下不来台 。不过接下来,淳于越所说的话,则更是惊天动地,直接让秦始皇的怒气值爆表 。
在怒斥过周青臣之后,淳于越又主动提出,如今秦朝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就错了,不应该实行郡县制之类的制度,而是应该效法古人,继续使用周朝的制度,比如分封制之类的东西 。
淳于越当时说得义正严词,因为在他看来,他这样做是正义的,是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帮助皇帝改正自己的过失 。但淳于越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番话,彻底激怒了秦始皇 。不但给自己招来了大祸,同时还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
当淳于越说完这番话以后,尽管秦始皇的愤怒值已经拉满,但是却并没有马上发泄出来,而是直接叫来了满朝文武,暂停了这场宴会,让大家讨论淳于越的这番话,是否有道理 。或者更准确点来说,秦始皇是让大家讨论,接下来秦朝到底该实现分封制,还是该实行郡县制 。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最终,在秦始皇的主导下,大家很容易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分封制根本不适合秦朝,秦朝还是得实行郡县制 。不过,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因为接下来,秦始皇直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的焚书工作 。所有除秦国历史和法律,以及各种科技生产方面的书籍之外,其他所有的书籍,一律焚毁 。这些被焚烧的书籍,咸阳的国家图书馆内会收藏一份,民间则是完全不允许私藏 。
除此之外,一年之后,秦始皇又下令,将那些欺骗他的儒生和方士,全部处死 。据史书记载,当时咸阳城内460多位儒生和方士,都被秦始皇下令直接坑杀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
在中国历史上,焚书坑儒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毁灭行动 。这场焚书坑儒行动,直接导致很多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典籍,被彻底毁灭,就此从人类文明当中消失了 。但同时,对于这场焚书坑儒行动,后世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而且,这些争议持续了整整两千多年,一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
那么,在这场宴会上,淳于越为什么要说那些话?为什么秦始皇会如此小气,只因为淳于越说的这番话,就做出了这么大的反应?对于当时的秦朝来说,这场焚书坑儒行动,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
要想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当初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的时候开始说起 。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始皇派大军击败了齐国,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强国,就此倒下,秦国彻底统一了天下 。而随着秦国统一中原,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