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净水原理初中 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净水为什么是聚沉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数字化实验探究明矾净水与盐的水解

明矾净水原理初中 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净水为什么是聚沉

文章插图

【明矾净水原理初中 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净水为什么是聚沉】一、实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盐的水解属于山东科技出版社新编教材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明矾净水在必修一《化学》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中也提到过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十分有限的,一般教师会由此现象直接告诉学生,并没有相关的实验事实说明,缺乏有效的实验事实 。
2、学生学情分析
盐的水解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胶体在高一时候只是大概学习一下,原理性东西没有充分理解,此时通过盐的水解生成胶体净水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 。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直接告诉学生在明矾水解能净水,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潜在认知水平,所以学生在处理该知识点时只能通过机械记忆 。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书本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手持技术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过程的跟踪,展示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结果还有反应过程 。同时和书本实验完美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
二、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明矾之所以能净化天然水,是因明矾溶解于水后产生的Al3+与天然水中的 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将水中悬浮的杂质吸附聚沉 。
2、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电脑、朗威数据采集器、浊度传感器(配套反应装置)、药匙
实验药品:明矾、硫酸铁、碳酸氢钠、蒸馏水
3、实验步骤
① 用烧杯、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配制所需要的试剂,并配制4份浊水
② 用PH传感器测量试剂的PH,且在实验过程中测量净水过程中PH变化
③ 将浊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电脑相连,打开DISLab 6.9实验数据处理软件,设置坐标为纵坐标为浊度,横坐标为时间,用浊度传感器监测净水过程中4份浊水溶液浊度的变化
4、实验结果与讨论
溶液浊度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分析数据得出:
(1) 1号反应容器内浊度为蓝色线条,几乎没有变,说明溶液为悬浊液均一稳定;
(2) 2号反应容器内浊度为红色线条,有变化,但是不明显,说明明矾可以净水,不过按照书本的做法净水比较慢;
(3) 3号反应容器内浊度为绿色线条,变化很明显,在136秒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加入碳酸氢钠后与明矾发生双水解,从而加快沉降速率;
(4) 4反应容器内浊度为黑色线条,在65秒就有明显变化,而且是肉眼可见的溶液变澄清,说明三价铁的水解能力强于三价铝离子 。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影响明矾净水效果的因素 :水温 、水的pH、水中杂质的性质和浓度、明矾的用量等;
2、明矾中Al3+水解净水,加入HCO3-促进水解净水效果更好;
3、同等浓度的Fe3+和Al3+比较,Fe3+水解程度更深,净水效果更好;
4、胶体不能吸附有色离子 。
5、实验改进要点
利用浊度传感器对明矾净水是的浊度进行跟踪检测,绘制浊度与反应时间变化曲线,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可视化、微型化、动态化、家庭化 。
三、实验教学内容
明矾净水原理初中 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净水为什么是聚沉

文章插图

1、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4种溶液净水能力实验研究的学习,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形成对分步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浊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学会分析数据、读图、数据分析能力,初步认识应用手持技术的实验的实验装置组成;
(3)、通过对比书本实验和教学实验,提高的设计、评价、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铝离子水解成胶体可以净水,不同离子水解能力不一样且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浊度变化与时间关系,分析数据、图表,从而得出结论 。
3、实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激发思维
[课堂引入] 《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