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王观赏析

卜算子王观赏析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2、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 。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 , 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
3、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 , 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 。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流出 , 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 。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不少离愁别恨 。一个“聚”字 , 用的十分有力,将作者胸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实际上是写作者对友人归途的远眺,作者的视线与友人归途的山水相连,目送着将要远行的友人 。通过形象的比拟,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 。

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用问句拉出友人的行迹 。在开头的两句,作者把山水合写,写出了友人归路如同郁结离愁的眉峰一般连绵起伏 。由于归路的山重水复,友人便走进了作者的眉峰之中,也就是作者的视线里 。这两句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 , 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逝 。一路山水承载深厚的人情味,默默地替作者送走那远去的朋友 。朋友在作者的眼中走远了,然而友情却深深存封于作者的心中 。正是这深厚的情谊让作者安排山水来送自己的朋友 。从而上片便形成一种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远去朋友的无限眷恋,和对朋友归途艰辛生活的深切挂念 。

5、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正面写“送” , 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 。为“又送君归去”铺垫 。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 , 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 。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归的地方 。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 。

【卜算子王观赏析】6、“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 。但愿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 。“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叮嘱之意 。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含蓄的感觉 。
7、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 。“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 , 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 , 离愁更深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 , 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 , 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 , 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 。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
8、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 。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 。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 , 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这首词 , 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 , 雅而不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