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怎么算分?( 六 )


三、理论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 。特质的种类很多,有人类共同的特质,有各人独有的特质 。有的特质决定于遗传,有的决定于环境;有的与动机有关,有的则与能力和气质有关 。若从向度来分,可分为四种向度 。
(1)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 。它们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 。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根源和原因 。它们是堆砌成人格的砖块 。每一个根源特质控制着一簇表面特质 。透过对许多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便可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 。
(2)能力特质、气质特质与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在16PF中主要由智慧因素(B因素)表示,决定工作的效率 。行为的情绪、情感方面则表明了气质和风格的特质 。动力特质与行为的意志和动机方面有关 。
(3)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卡特尔赞同阿尔波特的观点,认为人类存在着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体独有的特质,即个别特质(指表面特质) 。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指根源特质) 。
(4)体质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 卡特尔认为16PF中有些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称为体质根源特质,而有些特质来源于经验,因此称为环境塑造特质 。卡特尔认为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中遗传与环境都有影响 。他十分重视遗传的重要性,曾试图决定每一根源特质的特殊遗传成分 。
卡特尔在其人格的解释性理论构想的基础上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 。
这16个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称和符号分别是: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 。有关这16个因素的说明可详见测验指导书 。
四、问卷特点
(一)客观性
该测验结构明确,每一题都备有三个可能的答案,被试可任选其一 。在两个相反的选择答案之间有一个折中的或中性的答案,使被试有折中的选择(例题如,我喜欢看球赛:a.是的,b.偶然的,c.不是的;或如,我所喜欢的人大都是:a.拘谨缄默的,b.介于a与c之间的,c.善于交际的),避免了在是否之间必选其一的强迫性,所以被试答题的自发性和自由性较好 。为了克服动机效应,尽量采用了“中性”测题,避免含有一般社会所公认的“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题目,而且被选用的问题中有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某种人格因素有关,但实际上却与另外一人格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受测者不易猜测每题的用意,有利于据实作答 。从测题的排列上看,采取了按序轮流排列方式,这既能使被试保持作答时的兴趣,又有利于防止凭主观猜测题意去作答 。测验的名称是直接且非蒙蔽的,被试知道这是人格测验,或许有时会发现某一道题目的意义 。但在多数情况下,测验题目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
(二)标准化
该量表重测信度较高(1981年测试表明,最高的信度系数为0.92(O因素),最低的信度系数为0.48(B因素));分半信度不高 。在效度方面,测试结果表明16种因素之间的相关较低,表明各因素之间是独立的 。量表项目的因素负荷在0.73到0.96之间,同一因素中各题的反应有高度一致性 。
(三)多功能
通过16个人格因素或分量表上的得分和轮廓图,不仅可以反映受测者人格的16个方面中每个方面的情况和其整体的人格特点组合情况,还可以通过某些因素的组合效应反映性格的内外向型、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情况、职业性向、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无学习成长能力、从事专业能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也可以反映受测者的人格素质状况并作为临床诊断工具用于心理临床诊断 。此外,16PF与其他类似的测验相比较,能以同等的时间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征,是真正的多元人格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