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因《兰亭序》闻名天下 。虽然《兰亭序》自诞生后就备受书家们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但真正给王羲之安上“书圣”头衔,将《兰亭序》捧为“千古一帖”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
唐代名相房玄龄等人撰写了《晋书》,写了《王羲之传》 。李世民读后觉得意犹未尽,竟亲自操刀作《王羲之传论》 。李世民几乎否定一切书家,独尊王羲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李世民评价他“体则古而不今”;“二王”之一的王献之,也就是王羲之的儿子,李世民评价他“疏瘦如枯树”;南朝书坛巨擘萧子云,李世民评价他“无筋无骨无丈夫之气” 。而对于王羲之,李世民的评价是四个字:尽善尽美 。
【《兰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饭不思】李世民不仅仅是一个书法迷,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只不过他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掩盖了其书法上的成就 。当代书法家徐利明评论初唐四家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而将薛稷替换掉了 。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李世民的书法造诣可见一斑了 。但凡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过人技能,必定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李世民的某些疯狂举动了 。
李世民搜集王羲之真迹的举动可谓如痴如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知道李世民爱王羲之书法,长安城一夜之间就冒出成千上百件王字真迹,外地的收藏也潮水般涌向京城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几位老臣昏花着老眼,一边鉴定真伪,一边奉诏临摹 。有时为了争论真伪还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由褚遂良拍板,鉴定王羲之真迹二千二百九十纸,号称“一网打尽”,献给李世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的是全被搜刮进皇宫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少了神品《兰亭序》 。
在唐朝之前,“王”家一直是单传的,王氏家传之宝应该是传到了王羲之七世孙智永那里,李世民顺藤摸瓜就摸到了智永那里,但此时智永早已作古 。李世民又打听到智永的一位徒弟辩才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临摹一卷神秘书法,据推测这卷神秘书法很有可能就是《兰亭序》真迹,于是李世民又打起了辩才的主意 。
李世民召见了辩才,辩才拒不承认,说自己临摹的只是师父智永的摹本,不是真迹 。兵家出身的唐太宗没有强行索取,他认为:“若得一智略之士以计取之,庶几必获 。”,于是决定智取《兰亭序》真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世民派出的卧底是监察御史萧翼 。萧翼乔装为一名书生,从洛阳随商船来到浙江,抵达辩才所在的永欣寺 。萧翼来到寺里,假装看寺里的壁画,引起了辩才的注意,跟辩才搭上了话,此后两人吟诗下棋,聊得很投机 。一段时日后,辩才将萧翼引为知己,卸下了心防 。二人聊起书法,辩才一时兴奋,就吐露了《兰亭序》真迹的秘密 。萧翼窃取了《兰亭序》真迹,献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重赏萧翼,大宴群臣 。
一代明君为了赚取《兰亭序》,竟然出此“下策”,实在令后人咋舌 。这或许是传说,或许是史实,后人不得而知 。但《兰亭序》却因此被蒙上了一抹传奇色彩 。
- 揭秘郑和下西洋是因为朱棣想要找到朱允炆
- 秦史解密:司马迁的《史记》是如何污蔑商鞅?
- 桃花源记的大青花鱼怎么来的
- 顺治帝死后为何要的17位妻妾陪葬
- 解密:中国古代著名志怪小说《搜神记》有何内容
- 解密:《天龙八部》里慕容复想复十六国中哪个?
- 《山海经》中描述的生物已经在世界各地发现
- 好想再听一遍全部歌词
- 爱のために。上户彩
- 马拉桑Malasu完整版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