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义胆败走麦城揭秘关羽之死的深度剖析

建安二十四年 , 一代名将关羽退守麦城 , 为孙权擒 , 斩首 。关羽死后 , 皇叔举国之力侵吴 , 火烧连营 , 退白帝城 , 卒 。关羽之死 , 动荡三国局势 , 影响深远 。世人皆知 , 关羽败走麦城而亡 , 却不知表象下的暗潮涌动!
我们从关羽内在与外在来分析 。首先 , 关羽乃五虎上将之首 , 水淹七军 , 生擒于禁 , 手握荆州 , 皇帝之弟 。无论是自身权利 , 外部名声 , 都已经到了华夏之极 。关羽当然也是凡人 , 他也会骄傲 , 变得自负 。很多人觉得因为关羽中计是因为自负 , 失了荆州 。但自负不等于变傻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关羽的自负让他更果敢 , 更理智 , 更无人可挡 。
网络配图
关羽不曾小视鲁肃 , 但他也清楚的明白:鲁肃不及他 。鲁肃此人最大的优点在于自知与识人 , 他将都督之位交于孺生陆逊 , 他相信关羽会小觑陆逊 。事实果然如此 , “黄口小儿 , 纸上谈兵 , 不足为虑” 。骄傲了一辈子的关羽终于要为自己的轻视买单 , 而代价——是他的生命 。
看完了自身因素 , 我们再来理一理外部环境 。此时的大蜀 , 文有绝世诸葛 , 姜维等 , 武有五虎上将 , 魏延之流;上有刘备仁义 , 下有关羽忠心 , 正是鼎盛之时 。刘备踌躇满志 , 志在天下 。
魏吴当然不能坐视其大 , 所以作为蜀国忠实盟友的吴自觉联系曹操准备“坑蜀” 。虽然有抗魏连吴的总方针在 , 但关羽似乎并没有把身边的吴国当回事 。吴与魏的结盟也许谨慎 , 但绝不至于让关羽双耳失聪 。真正可怕的不是他想不到 , 而是--他想到了!
网络配图
关羽不曾有一秒钟的混顿 , 他把一切看在眼里 , 俩只猛虎的结盟在他眼中成了跳梁小丑 。他看着吴魏挖坑而不屑一顾 , 他如此刚愎自用 , 相信自己的绝对实力会铲平一切障碍 。
建安二十四年 , 关羽主动出击 , 攻樊城 , 荆州失守 , 为陆逊得 , 关羽无处去 , 乃退守麦城 。前狼后虎 , 兵败就在今日!天不曾杀人 , 人尽死于己手 。
【忠肝义胆败走麦城揭秘关羽之死的深度剖析】回顾历史 , 有趣的是关羽的逃跑路线 , 当时孙权在西 , 而曹军在上庸一带 。兵困于麦城 , 他选择的是向西突围 。即使明知道孙权不会饶他 , 他毅然赴死 , 也不愿被曹军生擒 。他选择了刘备 , 宁死不愿以败将之态与曹操相见 。可悲可恨可怜可叹可爱可敬 , 这就是关羽 。他活在自己忠义的世界里 , 死亡与信念并不能相提并论 , 舍身而取义者也!他无愧于关公之名 , 无愧于武圣之名 , 无愧于忠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