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才貌双全遁空门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 , 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 , 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 , 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 。
网络配图
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 , 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 , 五岁时随父亲学画 , 爱在墙上画小动物 , 十岁时就画山水人物、花卉鸟木 , 在乡里被夸为小画家 。十五岁通读《六经》 , 翻读《庄子》、《离骚》等名著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才貌双全遁空门】十五岁时随母亲赴长安看望外祖父李广 , 看到司马迁文章便想拜师学艺 , 并在表兄李陵的帮助下偷偷目睹司马迁真容 , 便暗许芳心 。谁料 , 貌若天仙、体如轻燕的柳倩娘却被李广利看上 , 意纳为自己的小妾 。柳倩娘宁死不从 , 后为躲避李广利逼婚 , 暂躲在太史府司马迁处 , 从此与饱学多才的司马迁相知相识 , 结下好姻缘 , 但是李广利却与李陵、司马迁结下冤仇 。
陪司马迁跋山涉水写《史记》柳倩娘还自告奋勇 , 随同司马迁 , 走访名山大川和历史名胜 , 先后到江淮、庐山、九凝山、长沙等地 , 边走访边收集史料 , 还为史料制图而风餐露宿 , 帮助司马迁为撰写《史记》积累了详实而有价值的史料 。
司马迁与柳倩娘结婚后 , 在司马迁整理父亲和壮游长江南北 , 出使西南及扈驾遍游全国所得的史料时 , 柳倩娘不仅操持家中一切事务 , 更帮其落实考证资料 。在司马迁被宫刑后 , 更是无怨无悔地鼓励司马迁要完成其父亲的遗志 。
网络配图
在司马迁再次入狱时 , 柳倩娘深明大义 , 带着《史记》正本 , 藏匿于尼姑庵中 , 隐明埋姓且受尽苦难 , 直至《史记》有出头之日时 。
纯粹、正派、高尚 , 是司马迁的本质形象 , 这形象镶刻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之中 , 镶刻在人们的心里 。因而在为司马迁建立祠堂 , 并在祠堂中树立司马迁塑像的时候 , 他理应黑须垂洒 , 怡然飘胸 。早在公元310年建立的司马祠 , 是没有司马迁塑像的 。公元1125年 , 韩城县令尹阳 , 应当地乡贤和司马族人的请求 , 主持修建了太史司马迁祠 。祠中需悬挂司马迁画像 , 尹县令翻遍宋版典籍中所有司马迁的画像 , 都是处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 。司马族人不同意留这样的画像 , 并提出了找到真相的线索 。
司马迁入狱后 , 柳倩娘为保藏《太史公书》 , 忍痛别夫 , 改名换姓 , 返回司马迁的故乡韩城 , 遁入空门 。司马迁遇难后 , 她与儿子司马临、司马观 , 通过女婿杨敞、外孙杨恽 , 将司马迁的骨骸运回安葬 , 并植柏为记 , 朝夕相守 。柳倩娘从司马迁20岁开始至55岁 , 每年给司马迁画一张年谱像 , 共画了35幅 。司马迁48岁之前的画像 , 都是黑须垂洒 , 怡然飘胸的 。但这些画像在司马家族惨遭劫难中散失了 。尹县令认为 , 司马迁的故乡说不定就有人收藏 。于是派人四处打探 , 终于在芝川乡间 , 觅得司马迁壮年的留须画像一幅 。画像线条细腻流畅 , 容貌逼真传神 。尹县令拿来叫司马族人辨认 , 一见画像 , 司马族人纷纷拜倒在地 , 失声痛哭 。根据这一画像 , 尹县令举荐曾为孔子塑像的大师为司马迁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