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一句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 。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公谨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 。我命系于天,公谨焉能害我哉!”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次精彩自白 。
网络配图
但是这位军事大师文人出身,用兵比较迷信计谋,每次打仗都非要设埋伏不可,然后派出一两员大将出去诱敌:“只许输,不许赢 。”对这一点,赵云是照办,而魏延颇有微词 。孔子曰:过犹不及 。诸葛近之 。但在三国志里,则是另一番情形 。三国志里的攻坚战大都出自刘备之手 。诸葛亮传曰:“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汉中战役主要由刘备指挥,法正为谋主 。陈寿评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评价是比较恰当的 。
善于治戎的统帅,带出来的兵行军有度,号令严明,遇变不乱,但是锐利和速度不足 。简单的说,就是防御力好,而攻击力不够理想 。所以诸葛亮往往是攻而不克,反而在撤退时击败追敌,获得胜利 。王双与张合就是在追击诸葛亮时被击毙的 。因此完全可以相信诸葛亮的治军能力,严整而细致 。在这一点上,治军略显粗糙的司马懿对诸葛亮深为佩服,赞曰:天下奇才也 。司马懿也深谙兵法,所以每次诸葛亮撤退时,他都不主张追击 。直到诸葛亮病死,司马懿才想去疯狂一把,结果还被姜维给唬了一回,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 。当然,诸葛亮主动出击也打过不少胜仗,如:从荆州与赵云“溯流而上,分定郡县”、平定南越、攻武都阴平两郡等,不过对手较弱 。赤壁之战,联孙抗曹之方针主要应归功于诸葛亮 。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一句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网络配图
因此总体而言,虽然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军事才能,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可以跻身一流水平 。中学历史书里画了两个三国人物的图像,一是曹操,旁书: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二是诸葛亮,旁书: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吾辈愚钝,当时不明白“杰出”与“著名”有何区别 。现在想起来,“杰出”是盖棺论定,而“著名”算老几?臭名昭著、徒有虚名、名过其实的都可能是著名!这种误人子弟的教学内容在中学课本里多得很 。如今屁大的官死后都能博得个“久经考验,卓越,优秀,伟大”之称号,何吝不以一词赐诸葛哉?厚今薄古,非所以教子孙后代也!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 。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这一点上,他无法象鲁肃和司马懿那样以平常心对待改朝换代 。鲁肃曾对孙权说:“昔高帝(刘邦)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