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真实生平的史闻揭秘:一个客观的中间派别

说起苏轼 , 人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 。但历史上的苏轼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不妨对苏轼的真实生平进行揭秘:
苏轼(1037年-1101年)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 , 眉州(今四川眉山 , 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 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 美食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一生坎坷 , 多次被贬官放逐 。
宋景祐三年(1036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宋嘉祐元年(1056年) , 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次年 ,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 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 为了避嫌 , 使其只得第二 。
宋嘉祐六年(1061年) ,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 , 入第三等 , 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 , 丁忧扶丧归里 。宋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 , 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 , 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 ,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 此时神宗即位 ,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 , 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 ,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 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 , 苏轼眼中所见到的 , 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 , 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 , 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 , 认为新法不能便民 , 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 , 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 , 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 调任杭州通判 。从此 , 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 , 任满后 , 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 任知州 。政绩显赫 , 深得民心 。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 ,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 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 , 被捕下狱 , 史称“乌台诗案” 。
苏轼坐牢103天 ,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 , 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
出狱以后 , 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 并无实权 , 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 , 于是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 , 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 苏轼离开黄州 , 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 , 旅途劳顿 , 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 , 且路费已尽 , 再加上丧子之痛 , 苏轼便上书朝廷 , 请求暂时不去汝州 , 先到常州居住 , 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 , 神宗驾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