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紫禁城奇闻:疯汉竟直接闯入太和殿

禁城坚如磐石又防守严密,宫禁面面俱到又处罚严厉,按理说就不该有什么破禁之事发生 。但事情总是比想像的复杂,禁城破禁之事屡禁不绝,宫廷违例情形时有发生 。
馒头小贩、僧人偷入禁城
先说件有趣的事儿 。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二十三日这天,在靠近皇帝起居的养心殿的隆宗门外,一个天在卖馒头的小贩王库儿被巡守人员捉住 。这是怎么回事呢?宫廷禁地岂能容商贩叫卖?事情是这样的——王库儿,顺天府宛平县一个以做小买卖为生的民人,咸丰元年(1851)九月间,王库儿在做生意时偶然捡到一块宫里用的腰牌,见利忘“义”的他随即就戴上了这块腰牌 。从此以后王库儿就成为紫禁城的常客,大大方方地出入宫廷大门,俨然宫中一役,在宫廷之中售卖馒头饽饽等竟也平安无事,日子一久还与宫中不少人混得挺熟 。就这样冒用腰牌的他一直无人查问,直到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间,王库儿出继的哥哥张贵林听说此事后又惊又喜,琢磨着这紫禁城警卫林立、水泄不通的,老百姓平时谁能进去?谁敢进去?做梦也不敢想——这等好机会怎能错过?张贵林把自己想去大内做做这独家买卖,瞅瞅那神秘皇宫的想法告诉了弟弟王库儿 。王库儿倒也干脆,当即就答应了,随后将腰牌上原来的姓名“袁世栋”刮去改写成张贵林 。自此张贵林就接替王库儿,开始了他原来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内摆摊”的生意 。再说王库儿本人也没闲着,因为他在宫中售卖已有时日,出入禁门很有经验又混得脸熟,还结识了不少宫中之人,所以仍然在宫中找到了活计,有一个叫张春成的宫内厨师,让王库儿帮他一起做饭并住在他那儿 。就这样,张贵林和王加儿竟然在戒备森严的宫廷里“非法”找到了工作,而且兄弟俩都平安无事 。过了一段时间,宫中稽查又严了起来,王加儿就在咸丰三年(1853)三月初六辞去工作向其兄张贵林要回腰牌想重操旧业 。三月二十三日这天已在宫中混迹近两年的王库儿露馅了……这块腰牌原是什么人的?随身佩戴的证件怎么会丢呢?原来,这块腰牌是銮仪卫一个负责厨房事务的校尉袁士栋的,咸丰元年(1851)九月间,同在一处服役的翟二套出去买菜,拿错了腰牌又不慎丢失,因怕受责罚不敢呈报,于是乎上文中的事情就发生了 。
网络配图
无独有偶,嘉庆九年(1804)发生了一件僧人混进神武门的案件 。这位和尚法号了友,安徽宁国府泾县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了友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死去,了友悲痛欲绝但回天无术,心无所系的他决定出家,就在梵觉寺受戒并领有席牒(僧人执照),随后就四处游募化缘 。嘉庆九年(1804)正月间,了友在浙江参拜完普陀山后忽然心窍一开想进京求见皇上,想着皇上能赏给他主持再赏脸应请南巡 。想入非非的了友就从江南、山东一带一路募化往北而来 。三月二十五日抵京后在各处寺庙住歇,因他有席牒就常进皇城内游募,并屡至东华门外跪拜想趁机进宫,但因“稽查严密”没能进去 。虽然如此了友晋见之心不死,他继续一边募化一边等待时机 。春去冬来,一转眼多半年过去了,十一月二十四日这天寒风朔朔,了友又到东华门外观望,被守门护军赶走,但执著的他并没有离去,而是来到景山东门外忍饥挨冻一直呆到深夜约五更时分 。了友见有几个人打着灯挑着食盒往这边走来 。凭他的经验判定八成是往宫里送食的人 。于是,他就悄悄的跟在后面轻松混入了神武门内,走进右东夹道 。但大内宫深、墙高、夜黑、灯稀,一心想见皇帝的了友也不免紧张无措,就顺着墙往南走,可这次没走多远就被巡夜的护军拿获 。皇上当然很快得知此事,他既怒于一个僧人竟敢破禁入宫,又怒于宫闱重地竟能如此轻入,谕令严惩 。最后了友被勒令还俗,依擅入神武门者本律上加一等杖责六十,流放一年,再枷号两个月示众,期满后送交安徽巡抚衙门折责充徒 。当晚神武门值班的护军官三达色等被重杖一百,照例革职;护军明通等也被革退差使、从重杖一百,先行枷号一个月,满日鞭责后交本旗管束;神武门至东夹道失察的护军交护军统领鞭八十免其革退;职官咨送兵部照例议处 。一场痴人说梦般的故事在相关人员挨打受刑之后化为泡影,禁城门禁也显漏破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