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那时眼睛可是奢侈品啊?

手机前面的各位亲们,你是否也是眼镜一族呢?近视眼在当今非常的普遍了,然而在古代,近视眼却是一种“富贵病”,而在没有眼镜的年代,我们的先人们是怎么与近视作斗争的么?为什么说近视眼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呢?
李白的诗里写到: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很有一种近视眼的朦胧即视感,当然了这句诗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不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确实是有据可查的近视眼 。南宋人叶梦得曾记载:欧阳修近视后,读书很困难,只能听书童朗读,有时甚至会影响办公 。
之所以说近视眼在古代是“富贵病”,是因为当时读书人少、文盲率高,平常多用自然光源,熬夜读书者少 。即便是写毛笔字时,也十分注重坐姿,保持健康距离,不易伤害眼睛 。除了坐拥万卷的大户人家,一般人很少也很难近视 。
到了元朝,眼镜从西域传入我国,但当时的眼镜,均由高级水晶制作,而且都是进口货,价格居高不下 。除王公贵族外,普通人家很难消费得起,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那么眼镜,是什么时候走向民间的呢?
明朝永乐至万历年间,在仇英所画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年知识分子 。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出现在画中的戴眼镜的近视眼 。从画作年代可知,老先生肯定是大户人家,因为当时一副眼镜的市价,大致相当于一匹马 。
到了明末清初,一名叫孙云球的聪明人经过数年积累和探索,终于创造性地掌握了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的技术 。到了顺治年间,不到十文钱,就可以买一副眼镜了 。
除了在民间走俏,眼镜在宫中也颇受追捧 。上到皇帝,诸如康熙雍正;下到文臣,诸如纪晓岚,都是近视眼,都戴眼镜 。而其中雍正对眼镜的追捧,已经超出了实用性的范畴 。对他来说,眼镜更似一种时尚装扮 。末代皇帝溥仪,据说是一名450°近视患者 。他不仅是末代皇帝,还是“末代眼镜皇帝” 。


【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那时眼睛可是奢侈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