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样做很重要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是一篇现象级爆文 。但爆文的背后也有许多争议 。
那时,就有人对观点提出质疑:
1. 孩子被打之后,打回去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
2. 孩子万一碰到一个根本打不过的人,怎么办?
3. 为什么不教育她,让她好好跟别人讲道理?
最近,因为校园暴力,让这个话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到 。其实,自始至终,我都保留一个态度:如果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打回去的话,我尊重她的决定 。
但是,教育的命题,并不仅仅是第一反应,而是一场推己及人的成长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样做很重要

文章插图
01、搞清楚“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孩子是主动打人,还是被迫打人,在这点上一定要区分 。
孩子打人的话,父母要道歉,真心实意那种,如果对方不原谅,一直骂你们,最好也是冷处理 。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总是难免的”,对不起,如果这是挨打那个孩子父母说,那是大度 。但你孩子打了人,你就别说这话了 。
碰到几个读者,问我:自己的孩子打人了,对方不依不饶怎么办,我已经道歉了啊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样做很重要】我的回答非常统一:没有其他的办法 。孩子打人了,就要承担后果 。这就是教训 。
主动打人的行为是一定需要纠正的,也就是产生了一个错误行为 。
父母需要通过批评教育,或者让孩子自己去道歉,哪怕哭得再厉害,再不愿意,必须让她承担后果 。
如果孩子的世界没有对错,父母该有是非观,原不原谅是他们的事 。
那么如果自己的孩子,挨打了,被迫做出反抗的行为 。作为父母,一定要表示支持和理解 。
反抗是一种态度,是在跟对方说:NO 。
如果一时用自己的感性跟对方说“NO”,父母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找不到更好途径的孩子,如果用“打回去”的方式反抗,其实并没有错 。
02 让孩子有是非观,不仅仅体现在“打回去”
被打只是一种行为上的创伤,而事实上,还有很多精神上的 。
比如被别的孩子的不友好受伤了,该怎么办?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样做很重要

文章插图
Grace前段时间上线上英语课的时候,就碰到一个孩子,让她差点哭出来 。
8:00上课,提前进入课堂 。Grace悠悠地跟我说:妈妈,我今天不是第一名 。
那个孩子突然语气很不友好地在那里叫:你以为你是第一名吗?你以为你是吗?
Grace被她地架势弄懵了,其实更多的意外是,Grace并不觉得这件事情,自己做错了 。
“妈妈,我不认识她,她为什么这么说我?”
我说:她这样做是不对的,也是不友好的 。Grace平时说话能够这样做吗?
Grace说,不能够 。
当别的孩子有错误示范时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用来抓紧教育的机会 。
那么,如果Grace不友好地回击呢,我不会认为她做错了 。
以暴制暴固然不是最佳途径,但是是一种途径 。
父母要在事后提醒她:我们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呢?
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是我们身为父母,必须告诉他们的事 。
03 打回去是不是最佳途径?是一场大辩论
父母是很容易走极端的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这样做很重要

文章插图
我遇到过两种家长:
1. 孩子被打了,怎么能不打回去呢?赶紧打回去,赔多少钱我都认了 。
2. 不能打回去,要是把人打伤了怎么办 。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
首先是分年龄段;其次是分情况 。
分年龄段,3周岁以前,不要太苛求孩子的本能反应 。
为什么不讲道理?你不能要求3周岁之前的孩子跟人讲道理 。这就好比,两个啥都不懂的孩子,你非得跟她说大道理 。
被打了,打回去 。这不是简单粗暴;而是他们潜意识地一种是非观 。
3周岁,或者再大一点 。我们就可以讲道理了 。
最简单的方式是,我们是不是能寻求更好途径:
1. 如果父母在身边,可以寻求父母帮忙;
2. 如果老师在身边,可以把事情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
3. 如果无法获得支援,那么就打回去 。
打不得赢另说,不能助长别人打你的气焰,这是第一位 。
分情况是是否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 。
成年人极端事件,包括被暴力 。再极端一点,如果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你还是用原来的办法,那就是不可行的 。
法律都支持正当防卫 。
最近的昆山反杀案等,都表明了法律的态度 。
在一个人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不能苛求这类情况下,受害者控制的力度 。比如你快被人杀了,你举刀的时候,不能要求你刚刚能够既反制他,又不让他死 。
这个力度本身就是很难控制的 。
那么在孩子被打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危急,允许孩子能够寻求帮助;
如果十分危急,尊重孩子的选择 。
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允许当时当刻,做出自认为合理的反应,即是合理 。
不伤害别人是一种教养,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态度 。
态度,是孩子该有的,也是成年之后该有的 。
打人还手,不苛求太多 。
世界该柔软,而孩子的世界里,把权利交给他们,或许才是合理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