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因玉帝不会用人吗?

导读:现在好多人经常会抱怨领导不会用人,这不,孙悟空不做弼马温,“反”回花果山去,这件事,也有不少人把责任推给了玉帝 。就连孙悟空自己也说,“玉帝轻贤,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心头颇为不满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说,玉帝确实不会用人呢 。这个结论暂时还不好下 。从悟空的角度讲,这次上天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确实感到委屈 。但要由此就怪玉帝不能用人,那可能是错怪了 。因为玉帝也有玉帝的难处 。
玉帝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庭的升迁体制与人事制度 。天庭的体制,从总体上说是法力大的地位高,法力小的地位低(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而且,不仅是地位的高低,就是生命的长短,也是以法力大小为标准的 。这样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因为由法力小的统治法力大的,如果被统治的人不满意,可以轻易就把体制给掀翻了,这样的体制是不稳定的 。
法力大的不仅地位高,而且,天上还出产一些好东西,吃了能进一步提升法力 。比如说蟠桃园有蟠桃三千六百株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 。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它确实是好东西,但能参加蟠桃会、有机会吃到蟠桃的只限于法力大、地位高的神仙 。而且蟠桃分三等,能吃到第一等蟠桃的没有几个人 。于是这些能延年益寿、提升法力的仙界珍品,基本上被高级神仙给垄断了 。
由此导致的后果只能是强者更强,进一步拉大高级神仙与其他神仙的差距 。当然,这其实有利于天界秩序的稳定 。从蟠桃要几千年一熟看,天上的生产力非常低下,如果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计算,蟠桃成熟一次的时间都是以十万年位单位,其生产力就更为低下了 。这样的好东西一般人可捞不着吃 。像弼马温这样很辛苦地干活,所得到的待遇只能是非常有限 。
更麻烦的是,在天庭做基层干部与凡间还有一个重要不同 。因为在仙界,生命的长短也是由法力的大小来决定的 。居于高位者一般修成了不老不死之身 。既然不死,那么仙位就永不会空缺,而不老,则索性连退休也一齐给免了,职位都成了终身制 。这样下去,别人哪还有什么升迁的指望 。在这样的体制下,不要有什么新人冒出来,才是大家都希望的局面 。
天上空缺本就稀少,玉帝也不好随意增加编制,以免机构无限制地膨胀 。于是玉帝的操作空间就非常有限了 。玉帝封弼马温的过程是,先问天庭有什么空缺,旁边转过武曲星君说:“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也就是说,天庭就这么一个空缺,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就剩这个坑了,你说你去不去 。玉帝总不能说,某某某(比如天蓬元帅或者卷帘大将),请把你的位置空出来,让给孙悟空,你去做那个什么弼马温吧 。这不是同样也会引起很多矛盾吗?因此,玉帝即使不以貌取人、不轻贤,而是想重用人才,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
玉帝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对人才的识别,即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本事大小,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能被委以重任 。毕竟一个人的本事不是直接写作脸上的 。玉帝到此时对孙悟空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不过是出生时,悟空“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玉帝,然后是龙王、阎王上表文来告孙悟空的状,再加上封官的时候这么看了他一眼,感觉猴头长相比较一般,还挺不懂礼貌 。以上就是玉帝关于悟空的全部信息,就根据这么一点信息,能给他封一个大官吗?如果就这么封他一个大官,玉帝所受到的指责可能更大 。就这一次封猴王为弼马温,就有人一方面说玉帝不会用人,另一方面说玉帝姑息养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