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说三国演义坑了谁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

一种文化符号 。不过,为了剧情矛盾的需要,有些人物原本的形象却生生被毁,以至于他们已不再是历史上本来的那个“他”,虽说是这样塑造的形象魅力四射,但作为那个个人却已经是面目全非 。且看三国三大形象严重被毁的知名人物:王朗、蒋干、鲁肃 。
王朗
在《三国演义》中,魏国司徒王朗自告奋勇,跟随曹真迎敌诸葛亮,曹真任大都督,王朗任军师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的事情 。当曹真商量退敌之策的时候,王朗夸下海口,说只要他到阵前一番说辞,就能让诸葛亮投降,蜀国军队也就会不战自退 。却不想,王朗的一番说辞不但没用,反而被诸葛亮骂了一个痛快淋漓,王朗羞愧难当,“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
有了这个《武乡侯骂死王朗》演绎故事,王朗不仅是曹魏篡汉的帮凶,还是一个自逞其能,迂腐不堪,歪理邪说一大套,气短量小的人物 。更有甚者,战场上有笑死的、气死的,有了这个王朗,从此多了一个被骂死的 。不过,这个王朗在魏国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曹操时期,王朗任大理卿,他认为,在罪行难以决断时,要从轻判处 。这种法律观念是一种进步,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 。后来在曹丕时期,王朗升任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 。王朗还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 。
军事方面,王朗虽然不是那种临阵搏杀建功立业的将军,但在谋略方面却有独到之处 。吴、蜀夷陵之战,孙权曾经向魏国称臣,以便专心与刘备交战 。曹丕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不应出兵 。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 。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 。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这可真正是不战得利 。
王朗还是一个学者,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著作 。王朗有辩才,并不是一个被人说几句就会气满心邪,然后坠马而死的腐儒 。曹操曾经请王朗赴宴,席上嘲讽他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 。”王朗仰头叹息,说:“言行举止要想做到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 。”曹操说:“此话怎讲?”王朗回答说:“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是‘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应当尽地主之谊,体现出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却想不到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这样一个回答问题不卑不亢之人,怎么能被几句话气死?!三国是个谋士战将尽显风流的时代,象后期王朗这种纯粹的行政司法官员,很难形成“一时盛名”,以至于后世知道的人也不多,所以一旦形象被毁,想恢复也难 。
蒋干
蒋干盗书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蒋干也因此成为一个自以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的人物 。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所带的都是北方之兵,无疑,这些人都不懂的水战 。但是,刘琮率领荆州全州投降,这不但让曹操不费力气得到了荆州,还得到了蔡瑁、张允两个率军都督 。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为此忧心忡忡,想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又苦于无从下手 。
恰巧,曹操要劝降周瑜,蒋干自告奋勇来到了江东 。周瑜略施小计,让蒋干盗得了蔡、张两人写给周瑜的密信 。蒋干回去后,将此信交给曹操,曹操一怒之下杀了二将 。然而,周瑜还是没有解除忧愁,就是怎样才能去掉曹操所得的战船,彻底消除东吴水军的隐患?庞统想出了一个连环计,就是把战船连在一起,以便于黄盖假投降的时候,一把火就把所有战船烧光 。但是,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呢?过了江献上的这个连环计又怎样不让曹操怀疑呢?正好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荐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战船全部被烧,赤壁大战失败 。这就是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