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缪希雍

缪希雍,号慕台,字仲淳,是我国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 。缪希雍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生,于1627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余岁,墓葬于虞山山麓 。
缪希雍
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离世,与亲戚朋友也渐疏渐远 。十七岁时,又不幸罹患疟疾,久患不愈,后自学医术《素问》治愈 。从此往后,缪希雍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学医术 。
缪希雍生平爱好游山玩水,寻师访友,这对他的自学医术的进程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缪希雍一生交友甚广,曾与沈晋恒、张遂臣、王文禄等著名医学家相交甚欢想,并且礼尚往来 。同时缪希雍性格豪放,与友人交谈时时而拍手狂笑,时而仰天叫呼,这也是他友人众多的重要原因 。
缪希雍作为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在行医之余,也好撰写医书,其代表作有,他的医书构思巧妙,立意深邃,言简意赅,广为后人称道,同时也对后世的医学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缪希雍为自学医道药道也博涉各类医书,尤其是本草之学,而且由于他的真诚与善良他在民间也收集到很多经验 。
缪希雍医德十分高尚,医术也十分精湛,在学医的同时,他也为百姓治病行医,并且当时的民间流传着“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这么一句话,这足以见得缪希雍的高尚医德 。
缪希雍生平跌宕起伏,幼年孤苦,但其志向远大,苦读医书,终成一代为后人所称道的医学家,让人们钦佩不已 。
缪希雍著作
缪希雍,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临床学家 。有过许多历史医学贡献,其中他的医学著作也为当时和后代的医学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缪希雍从十七岁时便开始自学医术,博涉各种医书,广交良师益友,以探讨学习医术 。
缪希雍著作之一
作为一代著名医学家,在学习医术和行医之余,缪希雍也好撰写医书,积其三十年心血,终于撰成多本医学著作,其中有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疏》、《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本草单方》等,这些代表作为当时的医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为后世的医学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借鉴意义 。其中《神农本草经疏》是继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后的又一本草学著作 。该书主要是论述药物的性味主治等内容,全书三十卷,将药物辩证结合论述,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是本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共四卷,前三卷是介绍缪希雍的临床心得,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病症的治疗规律,而卷四列述其常用药和炮灸大法 。全书分述了中风、痢、寒、暑、脾胃、泻汇、虚弱、吐血、消渴等杂病症治,也有妇人、小儿、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
与此同时,缪希雍也撰写了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经翼》,该书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诊断流程四步骤移植到风水理论中,提升和完善了风水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是大风水经典 。
缪希雍医学全书
缪希雍,别号觉休居士,生约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卒于大启七年(1627年),祖籍为江苏常熟,侨居于浙江长兴,后迁居金坛,是我国明代末年著名的医药学家,精通医药之学 。
医科全书
《缪希雍医科全书》是明清名医全书之大成,本书收录了他三部现存的医学著作,即《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三本著作 。
《神农本草经疏》一书共三十卷,其中有论文30余篇 。集中记录了药物品类共1400余种,该书征引的本草文献十分广泛,包括《名医别录》、《唐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以及《本草拓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