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的由来:古代重阳节登高背后的寓意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有天,忽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
奇峰巨顶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也少有无视者,总要上去站一站,临风凭栏,意气一番,感慨几许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爆满 。
也巧了,古代好辞章,尤其时空激荡的豪迈与峭拔之文,多与“登高”有染 。王勃《滕王阁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崔颢《登黄鹤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飞《满江红》……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既是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心智功课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视野对心境的营造、地理对情思的薰染,使得“往高处走”——有了强烈的召唤力,成了风靡千年的诱惑,于诗家墨客,更是一味精神致幻药 。
然而,“登高”并非文人独嗜,百姓亦胸有丘壑,尤其在一个特殊日子里,更是趋之若骛、乐此不疲,此即九九重阳的登高节 。
我始终认为,这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 。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心旷神怡,菊色爆涨……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放目、驰骋神思,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
从“登高”意义上说,这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 。今人仅视为“敬劳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
登高节、重阳节、茱萸节、菊花节,乃一回事,但我尤喜“登高”之名 。
九九习俗源于战国,古人将天地归于阴阳,阴即黑暗、沉寂,阳即光明、活力,奇数谓阳,偶数谓阴;九乃阳数之首,九月初九,双阳相叠,故称重阳 。加上“九”“久”谐音,重阳从一开始便是欢愉之词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
后来,重阳节又繁殖出了一串新解:除凶秽,招吉祥;延年益寿,祈福求安 。仪式也愈加丰富:饮菊花酒、贴菊叶窗、佩茱萸草、吃重阳糕、祭先祖、送寒衣……但有个核心不变:登高 。
登高,除赏秋,亦有惜时别离之意 。九九乃秋之尾,尔后草木迅速凋零,虫声偃息,万象复苏要等来年了 。此时登高,将谢幕前的风景尽收眼底,将天地之恩默诵于心,颇有依依不舍和立此存念的意思 。
故有人称九月登高为“辞青”,与三月“踏青”呼应 。
这种对时令的感情,除了膜拜,其它很像爱情或友谊 。
眼前的欢聚与热闹,会让很多人思念远客和往事,追忆昔日的葱茏年华 。最感人的,当属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当然,对老百姓来说,寻欢仍是兹日最大主题 。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李白《九日》)
秋收毕,仓禀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隋人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道:“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
辞秋,注定是一次丰盛的饯行 。物质和精神,都恰逢其时 。